全国高职高专机械类“工学结合-双证制”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定 价:44.8 元
- 作者:于颖,张继媛,金濯 主编
- 出版时间:2014/8/1
- ISBN:9787568001045
-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H16
- 页码:35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教材主要内容为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外圆面加工、平面加工、内圆面加工、齿轮加工、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机械加工精度、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先进制造技术。
本书介绍了金属切削原理基本定义、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分析、装配工艺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本书可供高职高专机械设计与制造类、数控类、机电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类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每章前附有学习目标,可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1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1概述
1.2金属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3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1.4金属切削刀具
1.5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1.6金属切削基本规律的应用
习题
第2章车削加工
2.1概述
2.2车床
2.3车刀
2.4车床夹具
习题
第3章钻削与镗削 第1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1概述
1.2金属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3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1.4金属切削刀具
1.5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1.6金属切削基本规律的应用
习题
第2章车削加工
2.1概述
2.2车床
2.3车刀
2.4车床夹具
习题
第3章钻削与镗削
3.1钻削
3.2镗削
习题
第4章铣削加工
4.1概述
4.2铣床
4.3铣刀
4.4铣削加工
习题
第5章磨削加工
5.1概述
5.2砂轮
5.3磨削加工原理
5.4磨床
5.5磨削加工类型
习题
第6章其他加工方法
6.1刨削与插削
6.2拉削加工
6.3精密加工
习题
第7章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
7.1机床夹具概述
7.2工件的定位
7.3定位误差计算
7.4工件的夹紧
7.5夹具体
7.6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方法
习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目录 第8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8.1机械制造过程概述
8.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8.3零件图审查
8.4毛坯的选择
8.5定位基准的选择
8.6工艺路线的拟定
8.7加工余量的确定
8.8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8.9机械加工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习题
第9章机械加工误差分析
9.1概述
9.2加工原理误差
9.3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9.4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9.5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9.6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途径
习题
第10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0.1概述
10.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10.3影响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习题
第11章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11.1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11.2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11.3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习题
第12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2.1概述
12.2装配尺寸链
12.3装配工艺的制订
习题
第13章先进制造技术
13.1精密与超精密加工
13.2特种加工
13.3柔性制造系统
13.4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13.5并行工程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序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积极开展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推荐、机械设计与制造类专业规范(草案)和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等工作,积极参与了教育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先后承担了“产品部件的数控编程、加工与装配”“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等赛项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推进了双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2010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数控分委会起草了《高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指导书(草案)》,并面向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调研。2011年,根据各院校反馈的意见,教育部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联合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部分重点高职院校、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和部分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一批层次较高的高职院校教师组成编委会,组织编写全国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选用此系列教材的学校师生反映教材效果好。在此基础上,响应一些友好院校、老师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的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理念。2012年,我们组织全国职教领域精英编写全国高职高专机械类“工学结合双证制”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本套全国高职高专机械类“工学结合双证制”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各参与院校“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示范院校的建设经验以及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及工学结合双证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的总结,也是各院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成果。具体来说,本套规划教材力图达到以下特点。(1) 反映教改成果,接轨职业岗位要求紧跟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步伐,反映高职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教改成果,注意满足企业岗位任职知识要求。(2) 紧跟教改,接轨“双证书”制度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引领职业教育教材发展趋势,注重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 紧扣技能考试大纲、直通认证考试紧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和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标准,随章节配套习题,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有效提高认证考试通过率。(4) 创新模式,理念先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编写模式,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体现“双证书”特色。(5) 突出技能,引导就业注重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技能、注重整体的原则,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项目化教材的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探索之中。“工学结合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本套教材投入教学使用和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它将不断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谨为之序。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数控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陈吉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