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学人》是一组学人特写。这些学人,大都生活在上海,尤以在复旦大学任教者为多,但文章的重点不存写一地一校之特色,其中虽不乏名教授、名学者,而本旨亦不在写名人逸事或圣者光环。作者站存历史的高度观察人事,写出了他们在时代风云中的实际境遇,富有纵深感。本书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因而突破了传统的虚饰写法,力求写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历史命运。这些特写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学人,文章透过许多细节,表现出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作者与他们中的大多数相识相知,笔下富有感情,写得亲切动人,但笔调极其平实,只是在客观的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吴中杰,1936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鲁迅专题、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写杂文随笔及纪实文学,将人生体验与学术见解融入其中,自成一格。主要学术著作有《吴中杰鲁迅研究系列》(内含《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吴中杰评点鲁迅书信》、《鲁迅的艺术世界》、《鲁迅画传》、《鲁迅传》、《鲁迅的拾棺人--鲁迅后传》)、《文艺学导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海上文谭》(与高云合作)、《1900-1949:中国现代主义寻踪》(与吴立昌合作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主编)等,散文集有:《人生大戏场》、《旧途新旅》、《海上学人》、《复旦往事》等。
代序:两种传统
复旦园里长镜头
——记陈望道先生
与古人交友的人
——记郭绍虞先生
刘翁得马,焉知非祸
——记刘大杰先生
终于讲席的教师
——记朱东润先生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记陈子展先生
不肯跟风的独行者
——记蒋天枢先生
复旦奇人
——记赵宋庆先生
应世尚需演戏才
——记赵景深先生
藏书家的悲哀
——记王欣夫先生
学府悬壶
——记吴剑岚先生
踏着革命的节拍
——记吴文祺先生
莲花落里探真情
——记张世禄先生
信徒的天路历程
——记乐嗣炳先生
把“人”字写得端正些
——记贾植芳先生
复旦的新月
——记余上沅和方令孺先生
月亮上的顽石
——记孙大雨先生
早起的虫儿
——记王中先生
一代名记的辉煌与惨淡
——记赵敏恒先生
他走得不是时候
——记吴斐丹先生
纵横放谈启人思
——记鲍正鹄先生
……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增订本跋
三版后记
矿区当局不同意;她再提出要找与赵敏恒一起劳动的犯人谈话,也被拒绝了。这时,已经懂事了的儿子赶快对母亲说:“算了罢,不要再提要求了,弄不好,我们自己也回不去了!”谢兰郁只好作罢,母子二人只带回一条羊毛被,作为赵敏恒的遗物,留作纪念。后来连赵敏恒的尸骨也找不到了,他似乎永远在国人的视线中消失。
但路透社并没有忘记这位为本社立过功勋的记者。“文化革命”后期,路透社社长访问中国时,曾向周恩来提出要见赵敏恒。周恩来派人了解后,告诉他说赵敏恒已经过世,只好作罢。但国务院还是派了两名干部到上海,由里弄干部陪着访问了赵敏恒家属,这在当时,对缓解赵家的政治压力,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到得90年代,路透社驻中国首席代表白尔杰还是找上门来了。这时,谢兰郁已死,他就对赵维承说,路透社有一笔基金,专门用来给社员家属解决困难之用的,他受本社远东司人事部长的委托,送给赵敏恒家属两千英镑。这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当然是一笔大款项了。
赵敏恒的案子,是直到1982年才获得平反,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结论说:“对所谓‘特嫌’问题,与事实不符,应予否定。”
其实,赵敏恒不是特务的事,早在1956年就已查清了。问题就在于政治需要介入了法律审判,使法律失却了独立判案的能力。
我相信赵敏恒的事,后人还会提起。不但他的记者业绩将会作为新闻采访和写作史上的范例,供新闻从业者学习,而且他本身的遭遇,也将成为法制史上的一个案例,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