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一琮家里祖辈都是玉匠,可是他父亲佟瑞国却反对他碰玉,但又将他抓周时的那块玉系着红绳,栓在他的脖子上。告诉他要善待这块玉,玉是通灵的,救得了人的性命。佟一琮母亲对他的女朋友程小瑜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佟一琮与程小瑜草草结婚后去了上海打工。程小瑜进了外企,事业发展得很好,而佟一琮痴迷于玉,不安心于现在的工作,听说玉王要运往鞍山雕成玉佛,佟一琮执意要回去,为玉佛送行。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终于,程小瑜投入了一位成功男人的怀抱。佟一琮出没于全国各大玉器市场,认识了一位老板步凡。佟一琮渐渐懂得,真正的好作品,卖的是艺,不是玉。而这艺的内容就多了。不能就玉而玉,地质学、古玩、根雕、外国美术、佛学、儒学、道家等等,各方面都要学习。佟一琮自此真正入了道,在玉行里浸淫,在商场上拼杀,最终成为了业界赫赫有名的玉雕大师、玉王,并找到了自己心爱之人……
本书通过一个玉石大师的成长奋斗和爱恨情仇,侧面展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玉器古玩世界;以及玩玉、赏玉的知识;以及这个行业里面的各种规则、陷阱;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玉虫》
热门题材:一部《典当》之后,以收藏鉴宝为背景的小说成为了读者阅读的新热点。如果说剑是百兵之王,那么玉就是收藏之王。本书以主要以玉石行业为背景,描写了古董收藏圈里的各种明暗规则,是是非非。
励志小说:本书以主人公在成长为一代玉石大师过程中的坎坷起伏、爱恨情仇、谋略博弈、热血拼搏为主线。读来令人大呼过瘾。
高端谋略:能在玉石古玩圈里混的人,都是人精。所以本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智力博弈和谋略对决,其高明之处让人叹为观止。可是,像主人公这样脱颖而出,成为大师级人物,则不是一般的精明就行的,这需要一种大智慧、大觉悟。也就是说,进入了“道”的境界。
知识性、权威性:虽然这是一部小说,由于作者生于玉乡,从小就玩玉、赏玉,再加上中国三大玉雕大师张玉珍、王运岫、孟宪洪联袂为本书进行玉石古玩知识方面的把关,使本书具有其他小说完全不能比的知识性和权威性。
情爱描写:相比于《典当》,本书更为超越的是情感描写方面的细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主人公和妻子在上海的打拼,却最终劳燕分飞,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经受着太多诱惑、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变数。
中国式关系:什么人才能成为“玉虫”?不只在于懂玉,关键在于懂人。本书将各种各样的商业关系、黑白关系、男女关系说得很到位,颇有浮石《青瓷》的风格。因此浮石先生读后也很赞赏,极力推荐本书。其次《二号首长》作者黄晓阳也推荐阅读本书。
作者资历:作者唐大伟,作协会员、电视台新闻记者。2012年出版的小说《诱惑》销售已突破5万册。
佟一琮最怕的女人是他老娘。老娘话少,不啰嗦,从没骂过他。可他觉得老娘身上有妖气。儿子把妖这个字用在老娘身上,实在不合情理。佟一琮想不出更贴切的。妖,实在是最适合了。
老娘总能预知一些事,三言两语地点给他,再问,却一个字也不肯吐了。多年后的事实验证,老娘的预知,一一应验。
第一件应验的事,是佟一琮周岁时。按照岫岩的规矩,孩子周岁了,一定要抓周。佟一琮左手拿了一块石头,那是岫玉中的籽料河磨玉,现在这块玉做成的平安扣就系在他的脖子上;右手拿了块石头,是岫玉中的山料黄白老玉,现在这块玉做成的摆件正放在佟一琮工作室。
据说,当年老爹看到他抓了两块玉石,七窍生烟。发誓,绝不让他当玉匠,要改改佟家的风水命脉。老娘在一边咯咯地笑了。笑完,冷冷地说:命定的事,谁都逃不过;只是可怜我的儿,怕是多磨难,定要娶两房了。老爹听完,脸色铁青。
第二件应验的事,是一晚他在梦里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上面赫然写着“大师”,这让他又惊又喜又愧。醒后,便将梦中所见景色、环境、房舍,包括室内装饰一一画出,并在上面莫名其妙地写上“佟一琮工作室”六个字。
老娘看后,写了十六个字:“梦里依稀,求者戚戚,闽者为伴,天地澄明。”
佟一琮问老娘是什么意思,老娘说自己泄露了天机。佟一琮惊讶,作为农村女人的老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对老娘,佟一琮因爱而敬,因妖而畏。
唐大伟,本科学历,辽宁省作协会员,新闻记者。生于玉乡,长于玉乡。一个喜欢读书、写作、音乐、佛学的女子。在时光的雕琢下无求而求,享受汉字于指尖伸展怒放的妖娆,沤沥神魂,吐散微芒。不敢大乘以度人,只望小乘以度己。出版有长篇小说《得失》《诱惑》等。
引子
第一章 婚姻大事
第二章 海派玉雕
第三章 美玉挡灾
第四章 夫妻缘尽
第五章 大开眼界
第六章 新疆之行
第七章 重回岫岩
第八章 玉人和一
第九章 名至实归
尾声
《玉虫》
第一章 婚姻大事
1
佟一琮的第一件玩具是石头,玉石,岫玉。
佟一琮是满族人。镶黄旗。祖上什么时候到的岫岩,佟一琮不清楚。大概是长到十来岁时,他第一次问了老爹佟瑞国,坐在水凳上的佟瑞国眼珠子一瞪,骂道:小兔崽子,净问没用的事,谁让你进来的,滚出去!
岫岩玉雕匠人都是坐在水凳上琢玉,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佟一琮最爱看老爹在水凳上对着玉石雕刻。可老爹不让他看,更讨厌他在琢玉时问东问西,特别是涉及祖宗的问题。佟一琮索性不问,问了也白问,佟瑞国根本不会给他答案,也许佟瑞国压根就不知道答案。老爹只迷两样,一迷琢玉,老爹只琢岫玉;二迷安玉尘,佟瑞国的老婆,佟一琮的老娘。关于祖宗问题,他如果再问,轻者惹来一顿骂,重者惹来一顿打。他聪明,才不捅那马蜂窝呢,爱谁谁,爱哪来哪来,哪来不一样?哪来也是在岫岩生岫岩长,填表的时候,写上籍贯辽宁 鞍山岫岩就可以了,谁会去查十八代祖宗呢?再说了,哪儿能比岫岩好呢?
没读大学以前,准确地说,没正式走出大山以前,佟一琮觉得岫岩哪儿都好,山好水好人也好。春天的青山碧水柳绿花红,冬天的白雪映日苍山雄阔,各时有各时的景色,各处有各处的特点。人也是特纯粹,特朴实,与人相处,个顶个儿都是掏心掏肝,不藏半分心机。那时,佟一琮想,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人,岫岩多好呀,还找什么桃花源?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桃花源吗?当然,在他心里最好的还是岫玉,不管是普通岫玉,多彩花玉,带着石头外皮的河磨玉,绿白相间极似翡翠的甲翠,没有一样不招他爱。岫玉里头,做了一辈子玉匠的老爹最喜欢河磨玉,河磨玉外表或者灰白,或者黄褐,内里的玉肉晶莹润滑。佟一琮最喜欢的是花玉,花玉色彩斑斓艳丽,质地温润、细腻、坚韧,颜色变化多端是别的玉石没有的特色,是最能考验玉雕师造诣和灵活性的上等玉雕材料。
出去之后,佟一琮的想法变了。他终于懂得小时候学会的那些成语,诸如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等等之类的意思,外面的世界光怪陆离太大太炫。岫岩太封闭,封闭的不仅是因为缺少了一条当时还没有的高速公路,封闭最大的还是根深蒂固不愿意改变的思想。思想大了,天地才能大,岫岩才能出去,宝贝岫玉才能出去,才能像漂亮的国际超模一样,在世界的T台上随便转悠。想到这点,佟一琮耿耿于怀,一脸的愤愤不平,就像自己看中的姑娘,要多水灵有多水灵,可是愣有人说是村姑,没见过世面。他不愿意听到别人拿村姑来比岫玉,岫玉多好啊,距今天七千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就用上了岫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就是用河磨玉做成的,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简洁,质朴而粗犷,满盈着生命力,同时又有着无法言说的神秘感。岫玉缺少一个更大的平台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就好比听过的一句话:位置决定价值。同样的一个岫玉件,摆在岫岩的小档口和摆在大都市的精致柜台里,价位何止相差一点点?好东西就应该有好价值,但这个平台在哪里,怎么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当时的佟一琮来说,只是一个不明确的模糊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