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小说中的故事,总是要发生在一个地点,当然也要发生在一个年代。这使小说天然地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对待小说的地域属性,作家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尽力模糊或超脱它,凭空虚构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让自己创造的人物活动于其中。另一种,则是着力挖掘和展现故事的地域特征,揭示后者对人物行为与精神的影响,从而提取出一种只属于“这里”的历史感觉。前者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我更倾心于后者。这部小说集《飞行猫:哈尔滨故事》,就是长期以来,潜藏于我心底的这种写作倾向的一个体现。
我是哈尔滨人,哈尔滨既是我童年的摇篮,我青春的梦境,也是迄今为止,我人生的舞台。我所熟悉和眷爱的哈尔滨,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斑驳复杂的文化蕴含。古代
后记
小说中的故事,总是要发生在一个地点,当然也要发生在一个年代。这使小说天然地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对待小说的地域属性,作家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尽力模糊或超脱它,凭空虚构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让自己创造的人物活动于其中。另一种,则是着力挖掘和展现故事的地域特征,揭示后者对人物行为与精神的影响,从而提取出一种只属于“这里”的历史感觉。前者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我更倾心于后者。这部小说集《飞行猫:哈尔滨故事》,就是长期以来,潜藏于我心底的这种写作倾向的一个体现。
我是哈尔滨人,哈尔滨既是我童年的摇篮,我青春的梦境,也是迄今为止,我人生的舞台。我所熟悉和眷爱的哈尔滨,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历程,斑驳复杂的文化蕴含。古代,它是一个贯通南北的驿道渡口,捕鳇贡鲜的网场渔村。近代,中东铁路的修筑和营运,使它迅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当地人、关内移民,以及大量的欧洲各国、俄罗斯侨民,在以松花江铁路桥为中心的沿江地段,时称“埠头”,比邻而居,共同劳作,使这座城市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中国与欧洲相互渗透的特质。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生活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亲身经历了上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哈尔滨作为国际都市的最末期。那时哈尔滨的侨民仍有十数万众。我居住在侨民聚居的中央大街附近,作为一个尚未涉世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与各色各样的侨民们有了交往,甚至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些不带任何种族色彩,也没有文化裂痕的情谊,深深潜入我的心底。我长大成人后,虽然经历了种种社会动荡和时代狂涛,但那种善良纯朴的情感,一直完好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我觉得,人性中的善良,是超越种族、民族与信仰的,甚至也超越时代。本书收录的《巴什卡小铺》、《圣约瑟琴房》、《炮队街水塔》三个姊妹篇,还有《门洞鱼私语》和《画友》,都来自这种记忆。
哈尔滨的白人侨民来源复杂,除了俄国、波兰这两个国家外,还包括欧洲其他许多国家,其中又有很多犹太人。各国侨民都讲自己的语言,极力保留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但在一点上,他们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大多在上世纪的前三十年间,以流亡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居住下来,从事一份职业,成了“哈尔滨人”。他们,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在哈尔滨之外,其实无家可归。这与中国其他城市的外国人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后者以殖民者身份进入那里,聚居于固定的租界之中,怀抱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或迟或早总要回归本国。哈尔滨的白人侨民,一直过着“老百姓”的日子,安分谨慎;与周边的中国人,也始终保持友善,相互尊重。多种几乎素无往来的陌生的民族和文化,聚集在一个狭小的城市空间,中间只有一条铁道,而没有任何划定的界限,森严地将白人和中国人加以隔离。在老哈尔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任何人都随时可以穿越华洋几种氛围迥异的街区,徜徉于各色人群之间,即使日本人十四年的占领,也没有使这种情况发生改变。老哈尔滨是一个世界,具体而微地融合着东方和西方,各个族群共同建造起一个斑斓错杂的空间,在其中一天天地彼此接触,共同生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正是这个独特的共同空间,还有它散发出的怪异与神奇,构成了哈尔滨的动人之处,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使它迥别于其他城市。儿童时代经历的这个城市空间,给了我许多美妙的梦想。我后来开始写作时,它又促使我不断挖掘往日的体验,启发我采用特别的手法来构置小说。本书收录的描写后移民时代生活场景的一些篇章,如《飞行猫》、《红楼情恋录》、《摆渡故事》、《饥饿的滋味》、《恐水》、《血树》和《太岁》,用了现实和超现实混合的手法,这虽然有我在艺术上创新的追求,但究其底,也是哈尔滨根本性的城市精神的反映。
本书收录的十二篇小说写作于不同年代,跨越了近三十年,但愿读者们阅读时,还能感到新鲜。也愿这部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哈尔滨,在经历了许多年的隔绝与喧嚣之后,在我们正日日体验的这场彻底的变形之中,还能保住它自己的那一份奇特。
李文方
2013年12月22日于哈尔滨
李文方,男,1948年12月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文学硕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编审、教授。历任《北方文学》编辑、黑龙江画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史志办主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等职。1974年开始写作小说、散文,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散文、随笔数百篇。中篇小说《巴什卡小铺》《红楼情恋录》发表后,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选载,前者于2013年“第八届黑龙江省文艺奖”评选中获奖。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文方心语》、文学艺术评论集《漫步心灵广场》,并出版有文艺美学、艺术史等方面学术专著五部。1997年获黑龙江省文联颁授“特别优秀创作奖”。2008年,获国家颁授“中国出版荣誉纪念章”。
飞行猫
画友
红楼情恋录
巴什卡小铺
圣约瑟琴房
炮队街水塔
门洞鱼私语
饥饿的滋味
摆渡故事
恐水
血树
太岁
后记
门洞鱼私语
很久很久以来,我便生活在这个小水洼中。
这小小水洼不在别处,它就在老哈尔滨人习称“埠头”的街区,一栋欧式洋房的门洞里。大抵每座城市的建筑,都会有一些独特的附属物,诸如青岛临街的雕栏阳台啦,广州长长的街市廊檐啦,香港装饰繁复的玻璃雨搭啦,等等。而哈尔滨最多也最独特的是大门洞。
说是“门洞”,一点也不差,它的确是“洞”,又黑又暗,一年四季不见阳光。这“洞”通常开在楼房底层,有整整一个房间那么宽,与楼房进深一样长。临街一端嵌着沉重的铁门,平时铁门上的小门可供进出,只有车马经过时,大门才会打开。
我不知道别的门洞里什么样,有没有水洼,反正我生活的这个门洞,地上铺着青灰色的石块,而在石块中央,竟然有一洼清水。这就是我的容身之地。
其实,水洼很浅,浅得可怜。水不能淹没我的身体,只能浸湿我的半边。
也许日久成习了吧,我会不断翻身,让水轮流打湿全身,还时不时地将头浸在水里,吸一点水,维持自己的呼吸。
时间大概过去一个多世纪了,我的身上已没有鳞片,鳍脚已经开岔,表皮变得又厚又糙,干裂出许多缝隙。其中一条很大的伤口,接近脊缝,永远都不会愈合,深得可以清楚地瞥见白色的骨头。
奇怪的是,水洼虽小,里面的水却是从不干涸,冬天里不论多么寒冷,都不会结冰,而且永远澄清透明。不过,这也可能只是我的错觉。或许,水洼里的水本来很污浊,对于门洞那样的环境来说,这大概更近乎实情,只不过因为我很少见到别的水,没有参照,才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游在一泓清水里。再或许,这汪水一到冬天便会结冰,就像哈尔滨室外所有的液体一样,甚至因为十分浅薄,比一般的水凝结得还要早。然而水一结冰,我也跟着结冰,冻成一块无知无觉的冰疙瘩,对冬天的记忆,一丝也留不下。所以我就无端地认为,这水永远也不结冰。
我虽远离江河湖海,半水半干,囚困于这门洞小洼,却一直活着,而且越长越大。
人们早已习惯我的存在,对我不以为意,也不加干预。进出楼门洞,个个都会小心翼翼,绕开水洼,也许会不经意看上我两眼,但没人大惊小怪。
于是,作为一条鱼,我那双不能闭阖的眼睛,便目睹了许许多多事情。当然,鱼的记忆有限。不过,正像一块化石包含的东西虽然有限,但却可以清清楚楚,保留到永远。
我当然不是出生在这门洞中,而是生在埠头一带的松花江中。那时,江水清清,每到仲夏,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鱼,便成群结队,巡游在岸边。
我是好奇的,那天我与许多小鱼在江堤石缝中穿梭,突然发现前面多了两根柱子。那柱子好白,白得耀眼,外缘的弧线非常优美可爱,好像是用琉璃雕成的。我马上被吸引住了,迅速游过去,绕柱转了两圈,还是弄不懂到底是什么,就用口轻轻触碰。一下,又一下,别的小鱼们看到,也都效仿我……
“哦——好玩,好痒……”
随着一阵清脆的欢笑声,我被捧出了水面。
“多么美丽的小鱼呀!”
一个双腿浸没在江水里的白人小姑娘欢声尖叫起来。
我这才发现,其他的小鱼早已溜走,只有我被捧在小姑娘的手心里。
“鱼太小了,养不活的。快放回江里吧。”
一位站在沙滩上的白人妇女合上阳伞,这样说道。
我希望小姑娘立刻照办。
“不,我能养活它。”
就这样,我被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没多久又随小姑娘一家人坐上马车进了城。
马车跑了不久,跑过一条石头道,又往左一拐,就辚辚驶进了大门洞。一个穿亚麻西服的白人男子,从洋楼入口的阴影里走出来,头顶着阳光来到马车门前,笑着把小姑娘从马车上抱下来。他从小姑娘手里接过瓶子,举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又像是要检测一下我能不能在水里完全溶解,轻轻地把瓶子摇振一番,低头说道:“尤丽娅,不要随便接触活的东西,小心感染它们身上带的细菌。”
说着,随手将瓶里的水和我,泼到地上。
小姑娘立即嘤嘤地哭了起来。
而我,恰好落进了门洞中的小水洼,好像它就是为我准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