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草木和恩典(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4年卷) 刘汉斌不仅是土地上的耕耘者,也是观察者、思想者、研究者,还是一位大地和植物的歌者。他把与植物诗意地栖居在一起,视作自己生活的最大乐趣,并用笔记叙了他和植物、种子打交道的感受和体验。他热爱植物,把植物视作亲人。
本集中的植物系列散文,实际上是一篇篇朴素的生命颂,文字温暖生动,纯净如草叶上的露珠,鲜活莹润,渗人心脾。他可以说是植物的代言人、庄稼的贴心人。
总序
袁鹰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 总序 袁鹰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陈,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目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遐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 1994年初秋 品格独特的植物散文 张守仁 积半个多世纪写作、翻译、评审、研究、编辑散文的经验,已形成我的散文观,即优秀散文必须“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刘汉斌迄今为止写的近三百篇植物系列散文,基本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我乐于为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几句话。 汉斌是宁夏西海固农民的儿子。他和土地、土地上的植物相依为命。作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农人,他对大地上他所接触的植物、庄稼、种子了如指掌。他不仅是土地上的耕耘者,也是观察者、思想者、研究者。他白天在田间干活,把观察到的细枝末节、忽然想到的精彩句子,用随手带的笔和本子记录下来。夜晚他潜心研究《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栽培学》《土壤学》等农业书籍,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再指导自己的农耕实践。十多年来,他记录的植物现象、植物保护措施、种子生长过程的资料,成为他写作散文的丰富素材。 他热爱植物。他把与植物诗意地栖居在一起,视作自己生活的最大乐趣。他把植物当作亲人。他赋予贫瘠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以人的脾性。如说沉默的庄稼犹如沉思的诗人,一片幼芽像一个婴儿,冬麦是作物中的硬汉,老榆树好像村中年迈的九爷,桃花如美女的脸,春柳像身姿婀娜的新娘,耐旱的沙枣则是流浪的野孩子……他把大地上的草木写得活灵活现,个性鲜明,色香味不同,身姿迥异,各有用处。 他热爱种子。种子是大地上植物的生命形态。他对植物种子的发芽、长叶、壮根、开花、结穗、灌浆、成熟,以及种族繁衍、传种接代的生命过程,有极仔细的研究和体察。他认为种子的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他从种性上悟到了人性,通过植物想到了人生,并探讨“种性”和“人性”之间的共性。他认为人应该像植物种子那样,对大地怀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的亲切感。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净化人的灵魂。本集中的植物系列散文,实际上是一篇篇朴素的生命颂,且文字温暖,纯净如草叶上的露珠,鲜活莹润,渗人心脾。人们读了他的散文,能体会到:大地上的草木都是宝,庄稼能养人,野草能治病,人类少不了它们,因而每种植物都重要。失去一种植物,如同失去一位亲人那样,令他感到格外心疼。 汉斌为什么如此热爱植物,对植物充满痴情?这缘于他从小生存的那个山村环境。他的家乡地处偏远,山大沟深,干旱缺水。他少年时接触的都是漫山遍野的植物。他的庄院被树木所簇拥。他走在村路上,看到的是各种花草。来到田间地头,到处长着百姿百态、各种各样的植物:麦子、豆子、谷子、糜子、土豆、胡麻、荞麦以及众多野草野树,它们像亲人般与他和谐相处。是庄稼养育了他,是草木像伙伴似的陪他度过了贫苦的童年。 面对植物,他不敢夸大自己的能力,不敢轻言创造。即便是一棵小草,都是大自然孕育的杰作,都有顽强的生命力。人无法创造一棵小草,但大地却可以。对小草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一株小草相比,人的一切能耐相形见绌,应该谦卑。人之所以能活到今天,一切都是土地通过植物(也通过动物)所赐予,因此人的内心应该感恩。一棵小草,在汉斌心中的分量,就是一片草原、一座森林。 汉斌通过植物,了解了人生。人的一生,无论你多么伟大,归根结蒂,还是像种子那样,让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人与植物有着共同的使命。 作者用笔记叙了他和植物、种子打交道的感受和体验。他是一位怀揣文学梦想的农民。种地是他的本分,白天劳作供养自己和家人,用黑夜里的阅读和写作,温暖、充实、净化自己的心灵。他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从播种到收获,农人该向土地和作物磕够六个头:犁地、播种、除草、收割、碾压、收仓,这样才能过平常的日子。他把每一种普通的庄稼,视作重要人物对待,悉心照顾,生动描写。他可以说是植物的代言人、庄稼的贴心人,因此我称他为国内罕见的具有独特品格的植物散文家。 汉斌尊重、珍惜旷野里任何一种草木。任何一种草木都有不可替代的使命。草木覆盖着、保护着大地,任何一种草木的不幸,都是大地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因而保护、珍惜任何一种草木,就是热爱大地,就是热爱人类,也就是热爱和善待自己。人对大地上的草木应抱感恩之心,因而刘汉斌满腔热情地撰写了这本《草木和恩典》。 我用这篇短文祝贺他。 是为序。 2014年5月22日于北京 刘汉斌,男,1982年出生于宁夏西吉。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现居宁夏贺兰。先后在《青年文学》《文艺报》《散文》《北京文学》等纯文学期刊发表散文作品三百余篇,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语文报》等报刊杂志转载,曾获201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国际森林年全国征文大赛唯一特等奖,宁夏第八次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总序: ………………………………………………… 袁 鹰 1
序:品格独特的植物散文 …………………………… 张守仁 1 第一辑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 ……………………………………… 3 人间烟火 …………………………………………………… 6 一片盐碱地 ………………………………………………… 9 隐痛:植物高过了庄稼 …………………………………… 13 西海固:水是村庄的眼睛 ………………………………… 17 隐没地:一片荒土 ………………………………………… 23 西海固的山水以及种子 …………………………………… 33 西海固:五行缺水的厚土 ………………………………… 45 轮回的路 …………………………………………………… 60 总序: ………………………………………………… 袁 鹰 1 序:品格独特的植物散文 …………………………… 张守仁 1 第一辑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 ……………………………………… 3 人间烟火 …………………………………………………… 6 一片盐碱地 ………………………………………………… 9 隐痛:植物高过了庄稼 …………………………………… 13 西海固:水是村庄的眼睛 ………………………………… 17 隐没地:一片荒土 ………………………………………… 23 西海固的山水以及种子 …………………………………… 33 西海固:五行缺水的厚土 ………………………………… 45 轮回的路 …………………………………………………… 60 第二辑 北方生灵 北方植物 …………………………………………………… 85 树根上的舞者 ……………………………………………… 141 瞳孔里的生灵 ……………………………………………… 184 第三辑 草木和恩典 我的温棚 …………………………………………………… 205 春天琐记 …………………………………………………… 208 与芹菜为邻的日子 ………………………………………… 211 我的田园生活 ……………………………………………… 215 芽眼里的人生 ……………………………………………… 220 春耕狂想曲 ………………………………………………… 223 我的小生活 ………………………………………………… 226 田客生活笔记 ……………………………………………… 231 聆听一棵草 ………………………………………………… 235 沙滩上的生活 ……………………………………………… 238 心灵镜像 …………………………………………………… 243 叫 魂 ……………………………………………………… 247 草木和恩典 ………………………………………………… 252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 小麦地和玉米地毗邻,翠绿的麦苗像锥尖一样林立。喷洒过仲丁灵除草剂的玉米地,地面泛着淡淡的绿色,玉米种子正躺在温热的土层里生根抽芽。父亲喜欢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背向麦田,面朝玉米地坐在田埂上,远远地看,父亲就像是被谁钉在田埂上的一根褪了色的木桩。 父亲一直深爱着他的土地,混凝土无时无刻不向着他深爱的土地逼近,他所深爱着的土地在一片接着一片地减缩。此刻,父亲就坐在田埂上,低头不语。我在猜想,父亲一定是想把自己像楔一样深深地扎进这田埂上,以表达对无度扩张的混凝土的抵抗,用他的身体捍卫他深爱着的土地。 在土地上劳作了大半辈子的父亲没有比深爱着土地更博大的胸襟,也没有比把土地当生命一样更伟大的举措。他只想一辈子就这样在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劳作着,慢慢老去,然后永远地与大地结为一体。 父亲总是无法接受没有土地可供劳作而闲散地活着的现实。我每天都看到父亲的上衣兜里揣着玉米种子,背抄着双手,躬身查看玉米的出苗情况,并时不时俯身下去,将断垄的土地用双手刨开,然后将玉米种子撒进土壤中,覆上土,用脚踩实了,他的心里才会踏实。 父亲从山外面请了阴阳先生,沿着可供他耕种的土地走过一圈,然后阴阳先生就在玉米地里划下一个方块。父亲对我说,那一方土地以后就是他的坟地。父亲直言不讳,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的,父亲已然年过花甲,身体每况日下,可是我不忍心在父亲的面前提及这未知的事情。父亲倒反过来安慰我,他说,农民的一生在土地上播种、收获,到最后都是把根留在土地上,然后把自己种进了土地里,这是所有农民的宿命,没有人能逃脱,既然逃不掉,不如趁有生之年为自己选下一块称心如意的土地。 我欲言,却无语。 一直为担心混凝土侵占耕地而无法释怀的父亲,面对生命最终的归宿,却是如此看得开,我真的没有想到。 父亲的豁达,反倒让我内心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了解我的父亲吗?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孝敬父亲的,可是我却并不了解我的父亲,我不了解父亲为什么会常常坐在田埂上低头不语,我更不了解父亲会亲手为自己选下坟地的想法。 年过花甲的父亲,想法开始趋于简单,往往是我,误解着父亲的真实用意而将我对父亲的孝敬之心表达得过于繁杂。在土地上劳作了大半辈子的父亲,他最后的心愿就是与深爱着的土地永远地结为一体。父亲所担心的是,无度扩张的混凝土一旦侵占了他所中意的那片土地,在他的有生之年,庄稼的种子就没有了可供扎根的土壤,而在他的生命无法再提供可氧化的血肉的时候,他就无法与自己中意的那片土地融为一体。 我时常看到父亲坐在田埂上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这是他可以坦然面对生死,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如愿以偿的复杂心境。 我是在不断地解读父亲那双忧郁的眼睛的岁月里真正成长起来的。而今,父亲的身体依然硬朗,我不知道这是否与背着父亲对他的祈祷有关。我只知道,在我虔诚的祈祷中,我在不断地加深着对父亲的了解,并真正为父亲内心的需求尽心尽力。一切生命都充满着矛盾,总想延缓生命的衰老,却总是渴望成熟。我的所有祈祷本身也是矛盾的,然而,为了父亲,我宁愿相信,我的祈祷会延缓父亲的衰老,更会让我在祈祷中变得成熟起来,这并不矛盾。 父亲一直以为他是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我不愿意,如果可能,我尽力争取是我自己。我知道,如果我的孩子现已省事,他也不愿意,如果可能,他也会尽力争取是他自己。 世间,因此而美好。 人间烟火 我决定带着父亲一起走出大山,父亲随手从灶台上掰下一疙瘩焦土揣进怀里。从此,我们就带着心中的烟火,背井离乡。 在我远离了童年时故乡的炊烟、村庄、树木、庄稼、花草、乡亲以及堆垛着或者散落着柴火的地方,唯有怀念,才能让我回味那儿时令我感觉幸福的味道。我终于体会到了,怀念,也是可以让一个人发狂的。曾记儿时,大牲口挣脱缰绳,冲出圈门,一路狂奔,一头扎进河滩中那泛着淡白色的碱地里,满口吞下碱土的情形。离盐碱地不远就是泉水,可是它们却全然不顾,当时我不理解,可是我现在理解了,它们为身体里缺少盐而发狂。如今,怀念于我,就是身体不可缺失的盐。 人的一生当中,总有一种令人感到亲切的气息陪伴着自己,比如:山野里一株蒿草的腥香,炕头上一块烧焦的土的味道,或者是生活中一点细微的令人感到幸福的味道。 我从来都没有像此刻这样热切地怀念过我的童年了,炊烟、村庄、树木、庄稼、花草、乡亲以及堆垛着或者散落着的柴火,这些在我的心中烙下清晰符号的物象,瞬间在我的脑海里绽开,童年的味道就溢满了我的胸怀。 父亲的身上始终有一股野草和汗腥味混合后在日子里发酵后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我以土地为全部事业的父亲留在我童年时父亲的味道。 我的母亲从山上回来,双手能洗下一盆浓浓的草汁。在母亲洗手的时候,我会蹲在她的身旁,看着母亲的一双沾满了泥土和草汁的手浸入水盆里,清水在一点一点变得污浊,母亲的双手在污浊的水中却变得干净起来。草汁和着泥土的味道从水盆里升起,冷清了一天的屋子就随着母亲身上带来的山野的气息而温馨起来。我喜欢蹲在母亲的身边,嗅着渐浓的泥土和着草汁的腥香,听父亲和母亲说庄稼,以及与庄稼有关的许多事情。说到长势好的庄稼,我看见父亲和母亲的脸上都挂着笑,那种笑,就是幸福的表情,我偎依在母亲的怀里,不作任何声响。此时,我觉得母亲的身上带着大山的味道,她带着一整座大山的味道;母亲再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身上带着清油炝葱花的清香,那是厨房里饭食的味道,所有人家的厨房里饭食的味道。厨房,仿佛是专门为母亲而诞生的,在母亲抬足挥手间,人间的烟火便洒满了我的整个人生。 我为我有一位身上始终带着厨房里饭食和田野里草花混合的味道的母亲而感到幸福,母亲身上所带的味道,就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我在想,当一位母亲的身上失却了人间烟火味道,她的孩子一定像她身上缺乏人间烟火味道一样缺乏幸福感。 我时常会梦见我童年时的家乡,家乡的炊烟、村庄、树木、庄稼、花草、乡亲以及堆垛着或者散落着的柴火。这些深深铭刻于我的记忆中的带着童年时代人间烟火味道的物象,却失去了昔日那浓烈的味道。村庄被遗弃之后在风雨中破败了:经年不见人来修葺的瓦舍和墙头,野草在恣意地生长着,塌陷、崩裂的庄院,是小动物和蟊虫们的乐园;田野里的植物重新恢复了植物以繁衍后代为己任的自然生长,再没有人去搅扰它们了;它们生长得惬意了,柴火和花草相间,显现出原生态的植被面貌;先前横贯于田野与村庄之间道路,掩映于草木之间,道路被草木遮蔽了,没有了路,田野和村庄就连接在了一起,村庄里的烟囱依然林立着,却不见炊烟;偶尔有几只田鼠从洞口里爬出来,像主人一样立在烟囱上四下张望;一群麻雀从林子里钻出来,躲进门窗洞开的屋子里悄无声息……失却了人间烟火味道的村庄,还算什么村庄呢? 失却了人间烟火味道的村庄,只适合于怀念。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