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全国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短学时系列教材之一,是为适应目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而编写的应用型教材,适合45学时左右的教学。
本书具有系统性、简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较系统地介绍了固体废物“ 三化”的基本方法、原理、工艺和设备。在对现行教材内容提炼的基础上,增加了当前本领域新的技术、理论和设计原理。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概述、固体废物的收运、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等,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编入了典型图表、典型例题及习题与思考题。另外,在本书末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及技术政策清单》、《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标准及规范清单》。
本书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作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或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
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污染
二、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第三节 固体废物管理
一、相关固体废物管理法规
二、“三化”原则和“全过程”管理原则
三、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四、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标准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
三、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污染
二、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第三节 固体废物管理
一、相关固体废物管理法规
二、“三化”原则和“全过程”管理原则
三、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四、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标准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
一、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二、城市垃圾收运路线的确定
第二节 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
一、垃圾转运的必要性
二、转运站类型与设置要求
三、转运站选址要求
四、转运站工艺设计计算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一、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收集
二、危险废物的贮存
三、危险废物的清运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一、固体废物压实的目的
二、固体废物压实的原理
三、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度量
四、固体废物的压实设备
五、固体废物压实设备的选用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破碎
一、破碎的目的
二、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
三、破碎方法
四、破碎产物的特性表示
五、破碎工艺
六、破碎设备
七、其他破碎方法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分选
一、人工分选
二、筛分
三、重力分选
四、磁力分选
五、电力分选
六、其他分选方法
七、分选效果的评价
八、分选回收工艺系统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脱水
一、固体废物的水分及分离方法
二、浓缩脱水
三、机械脱水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
第一节 浮选
一、浮选原理
二、浮选药剂
三、浮选工艺过程
四、浮选设备
第二节 溶剂浸出
一、动力学过程
二、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
三、几种典型浸出反应
四、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五、浸出工艺
六、浸出设备
第三节 固体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
一、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
二、稳定化/固化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三、固体废物的药剂稳定化处理
四、固体废物固化处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
一、堆肥化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二、好氧堆肥工艺
三、堆肥腐熟度评价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
一、厌氧消化原理
二、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三、厌氧消化工艺
四、厌氧消化装置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
一、概述
二、细菌浸出机理
三、细菌浸出工艺
四、细菌浸出处理放射性废渣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其他生物处理技术
一、有机固体废物的蚯蚓处理技术
二、利用蚯蚓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及局限性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第一节 焚烧处理
一、概述
二、焚烧原理
三、热平衡和烟气分析
四、焚烧工艺
五、焚烧炉系统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
一、概述
二、热解原理
三、热解工艺
四、典型固体废物的热解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一、焙烧
二、固体废物的干燥脱水
三、固体废物的热分解和烧成
习题与思考题
……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第八章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第九章 危险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 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施行)2004年予以修订通过,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明确提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这里所指的生产包括基本建设、工农业,以及矿山、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各种工矿企业的生产建设活动;所指的生活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以及为保障居民生活所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及设施,如商业、医疗、园林等;其他活动则指国家各级事业及管理机关、各级学校、各种研究机构等非生产性单位的日常活动。
从广义而言,废物按其形态有气、液、固三态,如果废物是以液态或者气态存在,且污染成分主要是混入一定量(通常浓度很低)的水或气体(大气或气态物质)时,分别看作废水或废气,一般应纳入水环境或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并分别有专项法规作为执法依据。而固体废物包括所有经过使甩而被弃置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甚至还包括具一定毒害性的液态或气态物质。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固体废物的“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在此生产过程或此方面可能是暂时无使用价值的,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在经济技术落后国家或地区抛弃的废物,在经济技术发达国家或地区可能是宝贵的资源。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无使用价值的废物,在发展了循环利用技术后可能就是资源。因此,固体废物常被看作是“放错地点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