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人生短暂,到底有没有目的?人生如梦,这梦能不能延续?……这声音响自历史的源头,和历史一样悠久。它曾引人超凡入圣,而今它仍然在轻敲着追寻生命奥秘的智者的耳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泽绒洛吾,四川甘孜炉霍县易日寺堪布,以雍仲本教大圆满理论,从“我是谁”这一千古命题出发,以对自我的基本认知、因果七诀和自我修复等佛理为主要内容,深刻剖析自我的世间修行之路,从认识自己到认知道路,从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探求、发现自己,从普通人所思、所求的点滴小事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人们娓娓道来其中所蕴含的的大道至理。它告诉我们,“不管学习什么都是为了能认识自我、证悟本性,找到人生的根本和归宿”,这便是“我”存在的道理。
作品名为《与自己对话》,本身就是一部修行密码,直截了当地把藏传佛教之源——雍仲本教如何在生活中修行、修心的独特方法展示给读者,是一本文字浅显易懂、道理深奥明白、值得一读的好书。
泽绒洛吾,1970年出生于四川甘孜州炉霍县仁大乡易日村,现为甘孜州佛教协会常委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理事、世界本教联合会秘书、康巴僧侣协会秘书长、易日寺爱心学校校长、甘孜州经师委员会委员。13岁时在易日寺正式皈依,23岁时任易日寺堪布,先后拜南喀俄色活佛、江华江措大师、仁增郎加活佛、尼玛慈诚大师、泽尔青特却丹比尼玛大师、赤瓦法王、堪穆旺旦增大师、知美俄热大师等为师,学习佛学。目前,已出版《发现自己》、《僧侣博客》、《古藏文化探源》、、《因果不虚》、《佛教故事集》等多部著作。
一、我是谁
1.对自我的基本认知
2.无我见地正见
3.自我与本性
二、自我修复的基本方法
1.情绪的基本概念
2.修复自我的起点
3.福报——福德资粮
4.身心健康
5.放下的决心
6.四出离心——勇于放下
7.贪婪对治法
三、缘分系列
1.缘分系列之一
2.缘分系列之二
3.缘分系列之三
4.缘分系列之四
四、因果七诀——修复自我的七种方法
1.知母——知道芸芸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
2.念母——想念父母之恩
3.报母——报答父母之恩
4.悲无量心
5.慈无量心
6.增上意乐——立下誓言而修行
7.菩提心——追求觉悟之心
五、讲讲禅定——止的修行
1.世间禅定和出世间之禅定
2.打坐的真正意义
4.禅修中的四感悟
3.禅坐的具体方法
六、观想略述
1.观想的概念
2.观想方法
3.浅谈放生
七、对佛教历史的正确认知
1.释迦佛之前的佛教历史简介
2.关于释迦佛的出生地点和传法问题的详细情况
3.中观与西藏的大圆满
4.藏传佛教的独到价值
八、中阴法——西藏生死之学
1.临终前的预备
2.死位中阴——第一个中阴
3.法性光明中阴——第二个中阴
4.业生中阴——第三个中阴
走在灵性道路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我是谁?”我从何而来:以何方式存在?其实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我不是自我,而是本我,但如果没有自我,我们也无法找到本无我是什么,所以先谈谈自我是什么。自我即被认定为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我”,说白了就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或者肯定,很执著地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不能是那样的人,或者认为我应该是这样的人,不应是那样的人等等。比如自以为是某某公司的老总,而非普通的员工,或者是一名专家,而非杂家,以此对自己的身份有一种认同感或肯定。比如当有人问“你是谁”时,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是某某人的妻子或丈夫,或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当有人不这么看时,你心里就不开心,而且还会对人解释。这就是自我的行为。对于公司而言你确是老总,但到了家里你就不再是老总,而是某某人的丈夫或者父亲,必须扮演父亲或丈夫的角色,不能按照管理公司或者对待公司员工的方式来对待家人。
“自我”还是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被自己所装满的我;自我是由很多误会与谎言所架构的虚幻世界,所以在自我世界中我们无法相信别人,也无法相信自己,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自我会伪装自己,比如我们平时以打扮、发型、造型、身份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伪装自己的弱点,以此来保护自己;或者以交朋友、追求信仰、接受各种模式的教育等方式来满足自己,麻醉自己。比如我们之所以去交朋友,是因为你内心很孤独,需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