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世界潮流。然而到了近代,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商品经济,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那时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奔走、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点指引下,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奋斗,初步实现了百年的梦想,并不断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该书通过简要回顾百余年的奋斗史,阐释了“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道出了一个朴素但有力的道理:只有富强,国家才会受到尊敬、人民才会享受幸福。
倪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伦理学、价值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 正本清源话富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富强观
第二章 富强: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百年期盼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辉煌
第二节 中国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富强的新篇章
第三章 富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应该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
第三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第四章 当代中国行进在通往富强的大道上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第三节 行进在通往富强的康庄大道上
第五章 实现富强中国梦
第一节 坚持三个自信
第二节 要坚持四项任务
富强是社会进步、个人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富强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梦想,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条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然状态。富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强”
在中国传统典籍中,“富”指资产财物丰厚,即“丰于财”,“多财曰富”;“强”的本义是“弓有力”,引申出“壮盛”的意思。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富强”作为一个词或者“富”“强”分别单独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人们对富裕、富足生活的向往一直存在。如我国第一部史书、古代世界著名历史典籍之一的《尚书》中的“裕民”、“惠民”等,表达的是古人对富裕、富足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富强、强盛的要求。为了实现富强之梦,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盛世。自西周的成康之治开始,历经两汉等朝的文治武功,在唐宋时期达到极盛。“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就是这一盛景的生动写照。
中国古代的“富强”思想,最早形成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中,富强成了时代的主题。被誉为“华夏第一相”的法家先驱管仲曾说:“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管子·形势解》)。为了追求这种强力、霸权式的“国富兵强”,各国争霸,厉行改革。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勾践用计然理财,李悝的“尽地力之教”、“行平籴法”等经济改革,不迅速推动了社会发展,大大增强了国力。尤其是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实行统一度量衡等一整套发展策略,成为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经济极大发展,迅速成长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兼并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以征服他国甚至吞并他国为目的的富强实质上是“国富兵强”。
以“国富兵强”为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富强之策,虽然可以快速见效,却不能带来持久的“富强”。经过商鞅变法而富强起来的秦国,“唯利之求”而“弃礼义”,虽兼并天下建立秦朝,但二世而亡。商鞅的“弃礼义”、“唯利之求”的极端功利的制度设计,造成秦国风气败坏,被当时各国所鄙夷,并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以仁义为核心思想的儒家文化,更加重视“富民”,强调“富民优先”。在孔子看来,富民是治国的根本、强国的基础。只有人民过上富强的生活,国家才能富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富民在为政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唐甄更是提出,立国之本在于富民:“立国之道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潜书·存言》)人有追求财富的权利,让人民丰衣足食是善政的基本要求;人们也应当追求富贵。孔子认为,当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时,一个人还是过着贫苦而卑贱的生活,是十分可耻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的追求和向往,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哪怕是给人执鞭赶车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儒家文化对富强的理解构成了其社会经济的基本主张。儒家“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的财政政策,带来的是长久的国家富强。美国学者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国的兴衰》中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英国的173倍。直到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值还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18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并不是依靠类似于商鞅变法等使得“国富民贫”或“民弱国强”的富强之路,而是儒家“惜民”、“养民”、“富民”的“民富国强”之路。
第二节社会主义富强观
富强首先在于人民富裕。人民的富裕,不是指财富金钱的富有,而是指物质生活条件的富足充裕,即通常所说的丰衣足食,是个人和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的富足和充裕状态。在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使广大人民享有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
人们经常用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衡量社会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其中,“共同”表明富裕实现的范围,以区别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富裕”表征着生活丰裕的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或同等富裕,而是全体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它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是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