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结合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设计为概述、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等六个部分、五大风险管理模块。
郭延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投资与理财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2007年以来,在《农业经济》、《浙江金融》、《中国高等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全文转载。主持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省级)一项,主持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两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一项,主持杭州是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一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省级课题多项。2007年以来,主讲《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货币金融学》、《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等课程。曾参编本教材部分章节并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第一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1
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2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和管理流程 8
第三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26
第四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29
第二章 信用风险管理36
第一节 贷前调查阶段风险管理 37
第二节 贷款审查、审批和发放阶段风险管理 52
第三节 贷后管理和贷款回收阶段风险管理 63
第三章 操作风险管理72
第一节 操作风险概述 72
第二节 商业银行各业务线操作风险及防范措施87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108
第一节 流动性风险识别 109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评估 118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控制 122
第四节 流动性风险报告与监控 126
第五章 市场风险管理130
第一节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概述 131
第二节 利率风险管理 134
第三节 汇率风险管理 149
第六章 法律风险管理155
第一节 法律风险识别 156
第二节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评估 163
第三节 法律风险控制 166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银行的盈利必须通过承担风险才能获得。风险对于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银行获利的手段,又是蚀利的原因。管理不当,风险就会侵蚀银行利润,极端情况下,银行将会破产倒闭。商业银行在开发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管理风险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之下,银行风险日益呈现全球化、多层次、复杂性的特征。然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银行业只是初步完成了组织体系的变革和资产规模的扩张,由于没有充分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中国银行业在实现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应对金融环境巨变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必须积极学习国际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银行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还必须基于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方法和技术。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以及我国银行从业人员迫切需要能有一些体现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通俗易懂的银行风险管理参考教材,为了满足在高校学习的金融相关专业大专和本科生学习需求,也为了适应我国银行从业人员学习、培训的要求,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种类、风险管理文化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第二章至第六章结合详实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的识别、防范及控制方法。
本书有以下特点:一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和通俗易懂,注重相关知识的普及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易学习性。二是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在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的同时,注重联系中国的实际。三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技能为主,注重介绍五大类风险的管理经验和技巧。本书由郭延安编写大纲。具体写作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由郭延安编写;第三章由王德英、郭延安编写;第四章由方宜霞编写;第五章由吴金旺编写;第六章由金广荣编写。初稿完成之后,由方宜霞和王德英进行统稿和校对,最后由郭延安统一修改、审查定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参考或引用了许多风险管理学者、教授、专家著述的教材或相关的著作与研究成果(见本书参考文献),书中未能一一详细注出。在此,谨向这些论著和教材的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