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公共治理评论》的传统栏目“公共财政”中,《我国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透明度调查报告》及《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建议》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报告”的部分成果,这项研究已经持续六年,并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成为该学科服务社会、反哺社会的拳头产品之一;另外三篇文章则分别探讨了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一些比较具体的财政政策或措施。最后的“公共管理”栏目所收录的文章都是针对中国目前出现的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希望这三篇十分接地气的文章也能够给读者带来各种启示。
前 言
专题讨论:环境治理
政治均衡下的环境政策选择和影响
环境政策决定的诱因与环境改善的可能性
环境污染治理下的“工、商、住”共存
——日本川崎地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案例
传播与实践环保理念的草根力量
——介绍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绿主妇”组织
公共财政
我国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透明度调查报告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建议
加强对宗教团体财产与收入的税收管理之研究
收费公路的定价机制:美国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对比下日本的财政赤字与财政重建政策
公共管理
论干部选任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的辩证统一
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中的行为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水平研究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例
《公共治理评论 2014(2)》:
我们认为,国资委及国有企业不是一般的民事主体,.E述“信息保密”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依据是:
第一,国家出资企业是全体罔民共同投资设立的,拥有比上市公司数量更多的投资者,具有明显的联合众人资本、使用社会信用的特征。人民将自己的财产委托给政府,政府再将其委托给国家出资企业的经营者经营管理,在这个双重委托关系中,人民是国有产权的所有者,政府是出资人代表。目前对国有产权经营的监管方式是,全体投资者通过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管理,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对国家出资企业进行监管。由于制度和人的因素,这个双重监管链条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疏漏,国家出资企业事实上基本不受最终投资人的监督和约束,而为内部人所控制。即使企业盈利的剩余索取权仍归投资者,也因缺乏真正负责的代表以及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而使得人民的利益受损。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管理将国家出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公开,体现了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人民管理和监督国有资产的权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出资人、投资人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
第二,国有企业具有私人企业所不拥有的特权,在许多投资领域,只有国有企业能够进入。如果是一个私人部门,那么各级国资委就不应享受财政拨款,其办公经费应来自被投资企业。正如本课题成员蒋洪所认为的,“国有企业应当如同上市公司那般,有责任报告给民众其经营状况。理由很简单,国有企业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大家都是它的股东,理所当然要知道它的运行情况”。
第三,事实上,我国的国有企业承担了许多社会功能。和一般企业不一样,中央企业还承担着国家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93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数量的31.9%。44家中央企业在新疆、40家中央企业在西藏开展了各类援助帮扶工作。2011年初的利比亚撤侨中,相关中央企业出动飞机76架次、轮船6艘,撤出了员工25481人,并协助使馆撤离其他中资企业员工、留学生和外籍员工近8000人。电网、电力、电信等企业还在保障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电力电网、石油石化、航空运输、建筑施工等央企挺身而出,发挥了关键作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设施保障,处处跃动着中央企业的身影。国有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出色完成了世博园区80%的建设任努、70%的设计任务、60%的项目管理,为上海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