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围绕干旱灌区水资源紧缺和利用效率不高的现状,在分析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10多年来干旱灌区春小麦和啤酒大麦垄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玉米、制种玉米、经济作物和瓜菜垄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以及主要配套农机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附录了13项由研究团队制定并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的地方技术标准。《垄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内容新颖,适用性强,对发展我国干旱灌区节水农业具有参照价值。
《垄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可供农学、水利、土壤、植物营养和农机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参阅,也可为从事节水农业和作物栽培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垄作沟灌节水栽培原理与技术》可供农学、水利、土壤、植物营养和农机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参阅,也可为从事节水农业和作物栽培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马忠明,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和甘肃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等。入选甘肃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55”创新人才工程和甘肃省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作物水肥高效利用、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十五”期间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863计划“北方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张掖市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A)”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河地区作物需水量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等11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一五”期间先后主持完成中澳合作项目“甘肃河西走廊固定道保护性农业研究”和“甘肃河西走廊高产农田水肥资源高效调控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沃土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碳过程及其机理的影响”及农业部948计划项目“西北—熟灌区节水农作制度研究”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土壤肥料岗位”等。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先后荣获第三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和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