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文集》为学术论文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价格形成的基础问题;二是关于价格改革的问题;三是关于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的问题;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势,当时市场物价的情况,我国价格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成果和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价格,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等。
周春,原名周建英,天津人,1927年出生,祖籍浙江绍兴。1944年在北平私立北方中学高中毕业。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平津各大学从大后方返回平津复校,尚未招生。1946年4月在天津参加中共外围组织“民青”,同年7月考取北平市朝阳大学法律系,但因工作需要未去北平就读,留在天津入达仁商学院经济系从事学运工作。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去河北正定入华北大学第1部第28班学习。1949年4月留校工作,任校部党总支组织干事。1950年8月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做研究生,当时教研室主任是宋涛同志,导师是苏联专家阿尔马卓夫教授。1952年毕业后任助教,1954年任讲师。1955年10月调入四川大学,在公共课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任副主任、主任。1959年到经济系任副系主任,1965年任系主任。1980年任经济学副教授,1981年辞去系主任职务,1982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任经济学教授,1990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2月离休。
一
关于价值量决定的几个问题
关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学习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
价格结构与纯收入率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
论我国制定计划价格的理论依据
关于制定价格的基础的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价水平问题
论我国价格体系的改革
再论我国价格体系的改革
二
论我国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
关于当前生产资料价格的控制问题
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改革的回顾和展望
关于价格改革的反思与探索
九十年代价格改革的战略思考
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的思路
三
关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通货膨胀
稳定物价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针
关于物价的稳定与调整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特征
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资本论》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探讨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价格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与市场价格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周春文集》:
按照这种观点,生产价格就是直接产生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与生产关系的性质无关。这是主张生产价格的同志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撇开了生产关系来论证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必然性。我认为,研究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恰恰应该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价格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决定的,它作为经济范畴,本身有客观的社会规定性,总是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以,只有从生产关系的性质出发,才能说明价格形成的必然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的快慢不同,商品按照价值出卖,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高低不同。正是为了追求最高的利润率,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才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在竞争中,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入利润率高的部门,通过资本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改变着各部门商品的供求关系,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终于在各个部门之间逐渐形成平均的利润率,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由此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而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生严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不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的原因,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才是它们形成的原因。
生产社会化只能表明生产力的性质,它可以存在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