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艺术》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全国广播“金话筒”奖获得者陆澄撰写的一本普及型的理论著作,也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富有个性的朗诵理论专著。本书选取了大量适合朗诵的诗歌作品,系统阐述朗诵艺术的技巧运用,其中不乏独到之处,颇具参考价值。本人还旁涉“选材”、“配乐”、“策划”等内容,强化了实践指导性。作者以精炼生动的文笔、简明流畅的语言,为本书注入了独特的文学审美内涵,非常值得朗诵艺术爱好者、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教育工作者等阅读。该书于2007年11月初版4000册已经销完,2008年被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列入“诗歌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导用书”,作者又对原书稿做了进一步修订,再版按照教学用书来做。
本书稿为“午夜星河”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陆澄的一本专门论述诗歌朗诵的著作,书稿涉及诗歌朗诵的方方面面,从“作品的选择”到“案头的加工”,从“朗诵的策划”到“朗诵的配乐”,从“朗诵者的修养”到“朗诵者的创作”,从“抒情诗的朗诵”“散文诗的朗诵”到其他各种诗体的朗诵。书稿深入到诗歌朗诵的核心,“阅读与理解”“创作与感受”“表达与想象”三讲,分析十分到位,同时发表了自己很多独到的见解,有再版价值。本书为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导用书,市场上尚未见同类书。
再版序一
再版序二
序
诗朗诵和朗诵诗(代自序一)
人声与人生——朗诵艺术断想(代自序二)
第一讲 作品的选用
一、文学作品的规定性
二、朗诵者的适应性
三、选材的能动性
四、语境的制约性
附作品《一棵开花的树》《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第二讲 阅读与理解
一、背景的了解
二、涵义的剖析
三、风格的把握
四、阅读与默读
附作品《四月的纪念》《再别康桥》
第三讲 创作与感受
一、艺术创作与感受
二、感受作者
三、感受作品
四、感受的直接与间接
附作品《岳阳楼记》《将进酒》
第四讲 表达与想象
一、想象和视像
二、想象的生成
三、想象的途径
附作品《致凯恩》《致橡树》
第五讲 基调的确立
一、基调的特征
二、朗诵基调的形成
三、基调与风格
四、基调和“腔调”
附作品《海燕》《我愿意是急流》
第六讲 案头的加工
一、艺术处理的必要性
二、艺术加工的可能性
附作品《微笑》《谜语》
第七讲 停连的活用
一、停连与标点
二、停连的形式
三、修辞性停连的相关要素
附作品《等你,在雨中》《雨巷》
第八讲 朗诵的节奏
一、诗的节奏美
二、自由诗朗诵节奏的形成
三、朗诵节奏的基本应用
四、节奏体现的艺术手段
附作品《对衰老的回答》
第九讲 特殊用声技巧
一、气息类技巧
二、声腔类技巧
附作品《中国最高爱情方式》《有赠》
第十讲 “啊”的发音
一、“啊”的读音规律
二、感叹词“啊”的变通发音
三、“啊”的语境活用
附作品《相信未来》《回答》
第十一讲 排比句的表达
一、排比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二、排比句朗诵的语言定势
三、排比句的表达技巧
附作品《中国人,不跪的人》
第十二讲 抒情诗的朗诵
一、诗的抒情和抒情的诗
二、诗情的丰富性和抒情的准确性
三、抒情诗朗诵的理性把握
附作品《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第十三讲 叙事诗的朗诵
一、叙事诗的体裁特征
二、叙事诗的朗诵要点
附作品《因为我是母亲》
第十四讲 哲理诗的朗诵
一、哲理诗的体裁特征
二、哲理诗的朗诵要点
附作品《有的人》《普通人的情歌》
第十五讲 散文诗的朗诵
一、散文诗的体裁特征
二、散文诗的朗诵要点
三、散文诗朗诵的形式美
附作品《乞丐》《立论》
第十六讲 古典诗词的朗诵
一、古典诗词的体裁特征
二、关于古典诗词的朗诵
三、朗诵的语调和节奏
附作品《满江红·怒发冲冠》《卖炭翁》
第十七讲 朗诵的相关问题
一、语音与朗诵
二、音色与朗诵
三、态势与朗诵
四、仪表与朗诵
五、背诵与读诵
附作品《乡愁》《我爱这土地》
第十八讲 诗朗诵的配乐
一、朗诵配乐的意义
二、配乐设计
三、配乐技巧
附作品《毛泽东的书法》《你的名字》
第十九讲 朗诵会的策划
一、朗诵会类型
二、诗作的选择
三、节目的构思
四、框架的搭建
五、形式的创新
六、串联词的撰写
附作品《黄河大合唱》随想
第二十讲 朗诵者的修养
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文学素养
二、二、“读书万卷始通神”——谈知识储备
三、“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谈艺术实践
四、“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谈生活体验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谈创作借鉴
附作品《母亲和我们的名字》《致大地》
陆澄主要诗歌与朗诵活动纪事
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诸多的修辞手法中,起兴、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映衬、双关等都与内容相关,在语意虚实关系之间产生审美效果,而排比、回环等则增加语言形式美。对朗诵而言,前者是作品中直接牵动内涵意义理解和表达的“敏感部位”,因此在备稿阅读中不可慢待。
我们来看余光中的《乡愁》,全诗四个段落,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四个段落以四个比喻为主体,使得一个抽象的主题得到了极其形象传神的展示。要朗诵好这首诗,重在吃透这一组比喻所承载的语意内涵: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系列生动准确的喻体,将诗人内心的万千感怀、无尽情思浓缩于寥寥数十言之中。朗诵者只有领会了这些比喻的奥妙,才有可能用声音语言再现作品的诗情意蕴,赋予作品以足够的外张力。
诗人下笔修辞往往娴熟灵活,手法丰富,朗诵者对作品中修辞艺术的体味揣摩,有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在于把握好作品的风骨神采从而予以生动表达,更可以使之成为朗诵创作中艺术处理发挥的有效元素,升华朗诵创作的境界。
我们不妨欣赏一下《毛泽东的书法》这首作品。
这首诗妙就妙在,将“毛泽东的书法”和毛泽东的诗词,一虚一实化合成笔下独到的诗意。全诗运用近十种修辞技巧,构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也为作品的立意造境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其中“引用”修辞法,将毛泽东诗词中的“北国风光”、“钟山风雨”、“莽昆仑”、“英雄竞折腰”、“她在丛中笑”等意象巧妙化人“书法”笔意,使诗句的虚实交融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而“井冈山”——“最高的一竖”、“两万五千里”——“最长的一横”、“砚池里千帆竞发,腕底下百万狂飙”等极度的“夸张”手法,为诗篇注入了雄浑壮阔的气势;还有“比喻”、“借代”、“拈连”等修辞法,也大大增添了意趣情致,使得作品大气磅礴,不同凡响。毫无疑问,当朗诵者融通了作品上述丰富的文字语言技巧,并精心设计相应的有声语言艺术手段予以再现,那么他的朗诵也将风格卓然了。
上述修辞技巧在传统修辞学里称之为“积极修辞”,相对还有“消极修辞”,指的是对词、句的推敲加工,这在诗歌创作中也是格外讲究的,下面就探讨这个问题。
3.吃透片言只字
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结构要素,古人作文,有“立片言以居要”之说,也就是“微言大义”的意思。诗人写作,更是惜字如命,讲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甚至一字千钧。又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和诗歌语言的个性化形态及“诗无达诂”的多义性特征,因此,我们的阅读备稿,不可仅仅“一目十行”而置片言只字于不顾,严格地说,应当把功夫细化到一词一句上而不留一个“死角”,才算真正完成了备稿。李白《将进酒》的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听不少朗诵者都以昂扬奔放、开怀痛畅的歌颂性语调来表达,这似有所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