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起,每年孔子诞辰的9月28日,均在曲阜孔庙举办隆重的公祭孔子大典。每年祭孔大典,均邀请权威专家、国学大师撰写祭孔子文,祭文成为整个祭孔活动灵魂和核心,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关注。本书汇集了2004年至2023年曲阜孔庙公祭孔子大典中的20篇祭文,对每一篇祭文的知识难点、生僻字和用典出处进行注释,将文言文形式的祭文
本书共分为八讲,分别是开宗明义(介绍民俗学和它的现实意义)、历史长河、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传统习俗、方言土语、名人墨客、戏曲化石(秦腔、老腔、眉户、碗碗腔等)、民歌小调(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
本书由徽州民俗概述、歙县民俗、休宁县民俗、婺源县民俗、祁门县民俗、黟县民俗、绩溪县民俗等章组成,选取徽州典型的民俗活动进行深入调查,如歙县叶村叠罗汉、歙县汪满田鱼灯、休宁县黎阳仗鼓、休宁县右龙村板凳龙、婺源县甲路村抬阁、祁门县目连戏、祁门马山村祠堂祭祀、黟县雉山凤舞、绩溪县安苗节等,重点介绍它们的缘起、发展、仪程、内容
这是一套适合7-14岁孩子阅读的中国传统节日百科读物。这套共七册,分册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分别以不同的节日为主题,用可爱的漫画人物形象,讲述传统节日的各种来历以及与节日相关的习俗,穿插各种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古典诗词,并设置了红楼梦中的节日章节,介绍《红楼梦》涉及传统节日的情
本书上下两编,上编“秦汉礼制与律令”,共计5篇,关注近年来新出土的秦汉律令类材料,集中梳理与礼制有关的祠祀、丧葬、宴饮等律篇、令篇及仪注文本,尤其注重从中发掘秦汉礼仪类律令与礼经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考察秦汉国家通过礼制与律令进行统治的具体方式。下编“六朝隋唐礼学与礼议”,共计8篇,关注六朝隋唐的礼议,或围绕礼学名家,或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本书详细介绍以椒江葭沚一带渔村为中心区域举行的民俗活动“送大暑船”的起源、发展、演变等内容。“送大暑船”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和椒江地方文化共生演化的载体,是二十四节气文化演变成大型民俗活动的见证,体现了当地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智慧,寄寓了百姓“驱除邪祟,祈求平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夏季的开始。半山立夏习俗是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民俗活动,表达顺应天时、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立夏日,群众自发聚集到半山娘娘庙附近,按照当地风俗,举行“送春迎夏”仪式、吃“乌米饭”、烧“野米饭”、“称人”、组织“庙会集市”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炼火,磐安当地人又称之为“跑炼金乌”,俗称“踩火”“蹈火”。作为一种只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炼火已经在磐安这个浙中山区县存在了近千年,在民间拥有极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这种集音乐、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汇神秘、惊险、威慑等色彩于一身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介绍了腊八节习俗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内容特征,当代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之一,其历史极为悠久,是十二月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春节的前奏。腊八节习俗集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千百年来世代传承。近代以来,在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绍兴舜王庙会是绍兴南部会稽山区的一项民俗活动,依托绍兴王坛镇双江溪舜王庙为总庙包括20多座舜分身庙和亲属庙共同展开,以祭舜为中心,集神灵崇拜、传说、仪式、民间艺术、经贸活动于一体,是当地民众创造、传承、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南部会稽山区的民众视舜为农耕文明的始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