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东莞老手艺:历史时光里的民间记忆

东莞老手艺:历史时光里的民间记忆

定  价:98 元

        

  • 作者:谢莲秀,郑子龙,祝成明 著,王少文 编
  • 出版时间:2018/12/1
  • ISBN:9787507756432
  • 出 版 社:学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528 
  • 页码:19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7
8
5
7
6
5
4
0
3
7
2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总有那么一些特殊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任时光冲刷淘洗,却总是历久弥新。
  每一个地方,每一座城市,在它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都会留下许许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记忆。在这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特殊记忆中,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有劳动生产的发展和传承,也有生活风俗中的记忆和味道。这些特殊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深情和热爱,逐渐成为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甚至成为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
  深藏在历史时光里的老手艺,就是平常、普通、大众化的特殊记忆中的一种。这些老手艺流传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存在于寻常的横街窄巷之间,接地气,为普通大众所熟悉。一件充满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或是一碗有着家乡风味的地方小食,往往能勾起人们对故乡无穷无尽的思念和回忆。对于长期生活在海外的游子来说,中国的陶瓷、丝绸和茶叶,就是他们对祖国的印象和记忆。而在国内,人们只要说起陶瓷,就会想到陶都江西景德镇;说到有紫玉金砂之称的紫砂壶,就会想到紫砂之乡江苏宜兴;说到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就会想到砚都广东肇庆;说到工艺富丽繁复的琉璃和景泰蓝,就会想到老北京琉璃厂;说到精美绝伦的苏绣和丝绸,就会想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和杭州。而对于家乡的味道,无论是酸甜还是苦辣咸,人们更是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一串简单的糖葫芦,就是人们对老北京街头的记忆;一个狗不理包子,就是人们对天津的印象;一席特色的水席,人们就会想到古都洛阳;一碗风味独特的拉面,人们就会想起兰州;一个香味扑鼻的肉夹馍,人们就会想起古都西安。在粤鲁湘川等各式的菜系中,人们总会循味识故乡,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却始终忘不了故乡的味道。
  在我们东莞,让人印象深刻的老手艺比比皆是。如莞城的干角灯、中堂的龙舟、清溪和樟木头的客家麒麟、道滘和望牛墩的七夕贡案、大岭山的莞香等,这些老手艺在东莞可谓流传久远,东莞老一辈人所熟悉;而东坑的糖不甩、石龙的麦芽糖、虎门的油鸭、厚街的濑粉和萨其马,这些东莞家乡的味道也早已深人人心,耳熟能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老手艺在时光的流逝中也渐渐为今天的人们所淡忘,有些已经举步维艰,难以为继,甚至到了濒临失传和消亡的境地。今天东莞的年青一代,许多人对这些老手艺已经知之甚少,对家乡独特的味道也已经逐渐淡化甚至遗忘。这是一个让我们痛心疾首和极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留住这些故乡的记忆和味道,留住乡愁。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