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为何要写一本有关童年的书?本书的写作缘于读课外书的偶然发现。所谓课外书,是孩子们对它的称呼那些放在孩子们的书柜里既非课本也非教辅却是他们爱看的书,其中主要是各种虚构或非虚构的书写童年的经典文学作品。我的发现是,这些作品很少涉及正规教育,即使有那么一点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也不太友好。那些作者为什么在书写童年时要避开教育呢?我把这个文化现象称为童年经验与学校教育的分离。为了验证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我请我的学生们在多个年龄段(涉及不同时代的童年经验)进行了检验,结果屡试不爽,成人回忆或儿童表达他们的童年经验时一般不会涉及学校教育。人们谈论的是没有教育的童年!这真奇怪。
童年是描述词,指小时候;也是价值词,指美好的事物;合在一起,童年意指小时候的美好事物,或美好的孩提时光。因而人们书写童年时很少提及教育,就不是在描述缺乏教育的小时候,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价值判断:教育是无关美好的事物。人们之所以在回忆童年时想不起来或者想不到学校教育,是因为它不是在情感上令我们珍视的东西。那么儿童为什么还需要教育?教育的价值源于它的重要性,而不是美好。重要的东西是我们在理智上有理由去做的事情,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在情感上愿意去做的事情,现代学校教育将我们推向了精神分裂的状态:做那些有理由做却不愿意做的事。童年经验与教育的分离同时也是教育与童年价值的分离没有童年的教育!这真奇怪。
童年美好,教育重要,它们是两个非常不同的价值系统。但要说童年与教育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是不符合童年史的。说来那些书写童年同时又无视学校教育的作者正是有点忘恩负义,现代儿童文学和现代学校教育都是在19世纪前后获得长足发展的,若没有学校(以及家庭)的参与,没有教育的演进,童年将默默无闻。在缺乏学校教育的传统社会里,儿童很早(大约7岁以后)就混入了成年人的队伍,一样地工作,一样地生活,因而那时的人们并不存在童年观念(the idea of childhood did not exist),没有童年特殊的观念,又何来童年美好的想法?正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教育的观念就没有童年的观念,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一路高歌猛进,或早或迟,终将儿童从成人社会中分离出来:
尽管步履蹒跚,姗姗来迟,但儿童终与成年人分开,这种分隔犹如检疫隔离,之后儿童才被松手放归世界。这种隔离机构就是学校。儿童由此开始了一个长期被禁闭的过程(就像疯子、穷人和妓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人们称之为学校教育。
阿利埃斯话里有话,他对由教育而发现的童年观念并无多少信心。没错,没有教育观念就没有童年观念一种对童年特殊性的意识,但是童年特殊的观念并不意味着童年美好!这真奇怪。
以上三个奇怪就是写作本书的缘起,也是我试图解开的童年的价值之惑。围绕本书的阅读、思考、研究和写作前前后后持续了五六年,但书名从未改动,《童年的价值》,它由四个相关的问题构成。
,童年是否具有内在价值?这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如果不能证明童年具有内在价值,后面的三个问题就无从谈起。何为内在价值?什么样的善物具有内在价值?这是元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它对本书的论题产生了两个限定:其一,童年的价值是指童年的内在价值,即因其自身值得欲求的善,善的哲学含义、至少重要的含义是指内在的善;其二,是童年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儿童的内在价值,内在善不是客体的属性,只能归于主体的心智状态或者活动状态。童年是合乎天性的生活方式,这是本书一以贯之的理解。
第二,童年具有哪些内在价值?当人们在赞美童年其不实存令人向往、其存在令人珍惜、其消逝令人惋惜的价值时,向往、珍惜或惋惜的是什么?它们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结构吗?这是童年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对各类童年书写的作品解读。本书致力于厘清童年的诸种核心价值。
第三,童年的价值是怎样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实存不同,人们没有意识到它时,它就不存在,那么童年的诸价值是怎样成为人们普遍之观念的?价值这东西,一旦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看上去就会像真理一样不容侵犯,言之凿凿,但只有放在历史之中,它才会神采奕奕,发人深省。这是童年史的研究视角,也就是将前一类问题放在时间维度下加以考察。本书试图在局部地段重走童年的旅程。
第四,童年的价值是如何被教育冷落的?对此我并没有详细考察教育现象,而是力图说明童年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系统,后者只不过是成人社会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折射。这是教育学的研究视角,由此可以解释为何童心主义在儿童文学领域领得风骚,而在教育学中只能徒呼奈何;并洞察童年史研究中的阿利埃斯悖论:童年的发现由教育而起,童年的消逝亦由教育而生。
搞清楚这些问题对教育又有什么用呢?人们总期望一项教育学的研究要有它的实践价值。我是这样定位本书的实践价值的:研究童年的价值那些值得回溯、追述和珍视的自然、本真的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内在价值视角分析、反思现代儿童教育的价值困惑,进而从童年的价值建构儿童教育的价值基础。当然童年的价值绝非教育的价值基础,甚至也不是重要的价值基础,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不需要写这本书了。
不过我还是写完了这本自认为还是有些价值的书,它由六章构成,结构上可分为四个部分。个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章),童年经验与学校教育是分离的吗?为此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它在童年文化上的表征,即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的鲁迅之问;进而详细分析了该问题的进阶模式,即现代儿童教育的功利主义立场,借用斯托克的概念,我称之为现代教育(伦理)的精神分裂症。由作为现象之问题的考察提出了本书研究之问题:童年具有内在价值吗?这也是童年的概念界定(两种语义)中引申出来的问题。
第二个部分是历史溯源(第二章),有点儿像研究中的文献综述。童年的价值是如何历史地建构出来的?通过对西方油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做纵向梳理,我试图再现童年的发现之旅,这是一项图像证史的童年史研究;进而详细地分析了阿利埃斯童年史研究的两个论题,从中引申出阿利埃斯悖论,我认为它是童年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真的理解童年的历史了吗?童年的秘密尚未解码。
第三个部分是童年的两种基本善(第三、四章)。不论我们设想童年的善如何多姿多彩,多种多样,天性与游戏都是刻画童年生活重要的两个方面,移用罗尔斯的术语,它们是童年的基本善。天性是本书篇幅长的部分,其一是通过比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试图弄清楚天性的质料及其演化:从原人到童心;其二是理解卢梭的天性结构观念,《爱弥儿》中存在着由自爱(人性的自然状态)而衍生出的童性四重奏。虽然解读卢梭思想是理论性的工作,但我把《爱弥儿》看作是和两部童话集性质类似的童年书写。游戏考察的是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其中的主题是聚合与分离,传统社会的儿童游戏重要的功能是实现儿童从个体到群体生活的聚合,它在皮亚杰的心理学研究中就是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而这恰恰又是卢梭问题儿童如何才能走出自爱状态的童年社会学方案。
第四个部分是童年的四种美德(第五、六章),相当于本书的结论部分,即回答童年到底有哪些内在价值。原本我打算将幸福(第五章)处理为童年的第三个基本善,但既无必要谁不知道幸福乃是至善;也不重要,人人都欲求幸福因而它说明不了童年的特殊性。不过童年的幸福和一般意义的幸福还真不一样,在伦理学上,童年的幸福更近于亚里士多德定义的内在善的实现活动,一般所言幸福则明显地体现为成人的功利主义行为模式及其自恋人格。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美德观念,本书终发展出童年的美德(第六章)这一核心概念,它包括心智状态中的单纯与善良,活动状态中的活力与快乐,我对这四种美德分别做了伦理学分析、作品解读,阐述了它们在教育上的应用但快乐的教育应用除外,在今天的教育语境下,谈论快乐实在是过于奢侈的话题。如同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意外地诞生了童年史这门如今很火的学科,我在写作本书、尤其是这部分内容时,也想象会不会意外地栽培出童年伦理学来?这未免是一个奢望。
本书试图通过多学科(伦理学、童年史学、儿童文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聚焦,把童年看得清楚一些,但或者视角多了,看得反而不透。透或不透只是对于全书而言,读者自可选择偏爱的视角阅读可能会偏爱的章节,譬如出于逻辑的考虑,一些章的节是元伦理学的论述,跳过去亦无妨的。全书有很多作品解读,我在写作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快乐,因而要感谢那些给予我快乐的作家,至于读者们的快乐,如果有的话,则会让我倍感快乐。
写一本有关童年的书,是一件非常幸福而又幸运的事。感谢选修我的儿童教育概论和童年的历程等课程的同学,书里有很多内容来自课上和大家的讨论。感谢和我一起做毕业论文的同学,特别是李文、邵宇辰、时玥、王锦、朱晨菲、成可等同学,能够和你们一起分享童年经验真是一件乐事,而书中也多有从你们的研究中获得的灵感。感谢江峰教授和王本余教授,谢谢你们创办了学术氛围浓郁而自由的儿童研究所,书中部分章节是在学术沙龙中分享的成果,还要特别感谢允准了学术假,没有这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这本书不知何时才能完稿,为此也要感谢我的同事们,大家承担了繁重的课务。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沈群老师,本书在写作上的延宕让您的工作颇费劳顿。
感谢言、想小朋友,让我读了很多在我的童年没有读过的书,我也把你们的童年编织进了这本讲童年的书,不知道你们有兴趣看看吗?感谢小妮,和我分享多的童年经验,而且还很不一样,尤其是家庭情感温暖对于童年的价值,我从前可不是这样看的。
后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朱小蔓老师。师恩难忘,如心里的童年永存。
严开宏
2021年2月于晓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