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教材,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书。全书共分16章,内容包括:绪论,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的形象本质,艺术的情感本质,艺术的美的本质,艺术的创作主体,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的心理和思维,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作品的非本质属性,艺术接受的地位、性质、特征与作用,艺术接受的过程,艺术发生论,艺术发展规律论,艺术发展动力论,以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本书在对艺术学的基本原理作系统全面的论述的同时,还能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通过大量古今中外艺术名作,对艺术作了一些新的理论概括和说明,丰富了艺术学的某些领域,其理论阐述科学严谨,文字流畅,资料丰富,图片精美,力求做到理论的深刻性、新颖性与表现形式的生动性、趣味性的完美的结合,是一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艺术理论著作。本书也可作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教学参考书,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群众文化艺术等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本可以开阔视野,启迪心灵,提高审美境界的课外读物。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艺术理论著作。全书共分六部分十六章,内容涉及:绪论、艺术本质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接受论以及艺术发展论。本书理论阐述科学严谨,文字流畅,资料丰富,图片精美,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教材,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国家规划教材教师必备的教学参考书。
绪论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艺术学的学习目的 三、艺术学的研究方法艺术本质论 第一章 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一节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二节 对“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的评价 第三节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与真实性 第四节 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章 艺术的形象本质 第一节 艺术形象及其特征 第二节 典型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意境 第三章 艺术的情感本质 第一节 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艺术情感的性质 第三节 情感的艺术表现 第四章 艺术的美的本质 第一节 美在艺术中的地位 第二节 艺术美与现实美 第三节 艺术美与现实丑艺术创作论 第五章 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第一节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艺术家的主体性 第三节 艺术家的修养 第六章 艺术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 对生活的艺术体验 第二节 艺术构思 第三节 艺术传达 第七章 艺术创作的心理和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 第二节 灵感 第三节 无意识 第八章 艺术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创作方法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艺术作品论 第九章 艺术作品的构成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形式 第三节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十章 艺术作品的非本质属性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风格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意蕴与气韵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艺术接受论 第十一章 艺术接受的地位、性质、特征与作用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 第三节 艺术接受对艺术创作的作用 第十二章 艺术接受的过程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心理 第二节 艺术接受的中介 第三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第四节 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发展论 第十三章 艺术发生论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第二节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第十四章 艺术发展规律论 第一节 “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从渐进到断裂”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十五章 艺术发展动力论 第一节 前人对艺术发展动力的探讨 第二节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 第三节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重大的影响作用 第四节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十六章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一节 艺术的民族性 第二节 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第三节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附录:学习《艺术学概论》参考书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