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五部,由北京电影学院王海洲教授主编,分为七个章节,围绕“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关系”的主题展开,分别从中国电影的哲学根源、中国电影与传统艺术门类的关联以及中国影人的风格特点等方面,深挖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电影中的价值继承与创新转化,以求探索中国电影艺术的文化传统与民族表达,对于推进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王海洲,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戏剧戏曲与广播影视分委员会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兼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英文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中国电影研究》)主编、《当代动画》主编。个人专著《想象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该书英文版Imagined China:Research on Chinese Films in the 1980s在2022年由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电影110年(1905—2015)》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著作类一等奖、中国文联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入选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
第一章? 以中国哲学“势”与“机”的思想观照电影中的连续性与开放性 1
第一节? 电影作为哲学活动:何以引入中国哲学? 2
第二节? 连续性与开放性作为核心问题 11
第三节? “势”与“机”:连续性与开放性的共存 20
第二章? 古代话本小说在中国电影中的转换与渗透 39
第一节? 从话本结构看中国电影的叙事技巧 41
第二节? 从话本叙事时空看中国电影的艺术精神 56
第三节? 从话本思维看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 69
第四节? 从话本遗产看银幕上的中国故事 79
第三章? 古典山水画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与转化 89
第一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90
第二节? 中国电影对中国山水画美术技法的借鉴与发扬 111
第三节? 中国电影美术对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法的创新性运用 121
第四章? 中国电影中的季节叙事研究 149
第一节? 物候表征—季节的空间性呈现 150
第二节? 时间裂变—季节的时间性呈现 187
第三节? 天人合一—季节叙事中的话语传承 209
第五章? 朱石麟电影艺术的民族性研究 238
第一节? 以儒家伦理为基底的价值意识 239
第二节?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朱石麟影像美学 264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在朱石麟电影中的碰撞与调和 284
第六章? 吴永刚电影中的影像内涵和民族想象 299
第一节? 含蓄内敛—吴永刚影像文本中的创作特征 301
第二节? 时代的隐喻—形象的多元性和身份的文化指向 308
第三节? 中国式想象—吴永刚电影中的家国关系与世界图景 316
第七章? 李行电影中的国族建构与道统传承 327
第一节? 知识分子眼中的李行电影 327
第二节? 国族建构与类型转换:李行电影的形式风格 334
第三节? 文化形塑与道统传承:李行电影的中国想象 353
第一章? 以中国哲学“势”与“机”的思想观照电影中的连续性与开放性
本章的研究视域源于两个背景:一方面,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日益成为电影理论界的一大热潮,国内对德勒兹、巴迪欧、朗西埃等思想家的电影论述的引入在近年来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建构在国内学界逐渐成为重要趋势,电影研究的“中国性”探索构成当下的紧迫命题。然而,虽然二者的热度逐渐增加,却较少出现在电影哲学层面对中国思想的探讨;电影哲学研究较多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家的引介,以及应用其理论框架对中国电影现象进行诠释;而电影“中国性”探索则较多集中于文化研究层面的剖析,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特征的总结。正是这一研究现状,促使本章将研究视线转向电影哲学研究的中西交汇之处。
这首先需要厘清电影哲学的研究论域,进而厘清中国哲学进入电影研究的合理路径。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对电影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争论进行剖析,本章提取出了“连续性与开放性”这一线索。开放性是20世纪欧洲哲学的重要面向,这呈现为对柏拉图以降的逻各斯传统的反思,以及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封闭性的反抗。这种开放性追求凸显了德勒兹、巴迪欧、朗西埃等一众思想家相似的理论旨趣:强调异质性、多元、断裂、冲破边界……然而,这一理论图景并非圆融一致的,对开放性的共同追求在不同思想家处导向了不同的理论策略,其中的关键在于另一个核心问题——连续性。巴迪欧诉诸本体论的非连续性预设奠定了开放性,朗西埃诉诸认识论上的非连续性预设奠定了开放性,德勒兹则诉诸本体论的连续性预设。然而,正是德勒兹的连续性预设,即“大写的一”遭到了巴迪欧等人的理论批评,后者认为这最终无法导向开放性。而对于连续性与开放性问题的不同策略,也导向了三位思想家不同的影像理论。
开放性如何在连续性与断裂的张力之中实现,正是本章要探索的问题之一,也是要引入中国哲学的原因。在这一问题上,本章择取了“势”与“机”这两个关键概念作为核心。“势”与“机”并未预设一种断裂的本体论,但是依然将变化作为核心向度。这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存在观,在其中,连续性与开放性得以并存,而这也导向了不同的影像观。对于“势”而言,问题的核心在于,一种连续性的存在机制如何可能蕴含开放性。本章将分别从本体论结构与认识论结构剖析“势”的开放性,并将其与柏格森及朗西埃进行比较,这将指向居间性这一特征。居间性特征勾勒了“势”与“机”的共存状态,也指向了“机”的特质—“微小的居间”。本章将分别从影像的连续性、真实性与物质性、作为感动式的觉知这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并在与德勒兹等人的开放性特征进行对话的基础上,对“势”与“机”的开放性所蕴含的保守性进行审视。
第一节? 电影作为哲学活动:何以引入中国哲学?
本节尝试厘清中国思想进入电影哲学研究的论域与理论姿态,即厘清我们要在何种层面上与既有的电影哲学研究进行对话。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对既有中国电影的民族性风格的确定,也是对电影本体的思考。这要求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局限于范畴的简单挪用,而要对范畴背后的哲学思想进行理解与转化。这首要的问题就是探究哲学是以何种方式切入电影的、电影研究的“哲学转向”热潮背后是否存在尚未厘清的预设?鉴于此,本节将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借由对德勒兹和巴迪欧哲学与电影理论的分析,厘清电影与哲学的关系,这将为中国思想切入电影研究提供基础;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分析中国思想切入电影哲学研究的理论预设,并厘清这一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差异。
一、何谓“电影作为哲学活动”
法国思想家巴迪欧曾明确提出“电影作为哲学实验”的命题。这一命题意在打破此前“电影哲学”的研究范式,重新审视电影和哲学的关系。它处于近年来日益兴盛的电影研究“哲学转向”的热潮之中,共同推动这一热潮的学者有德勒兹、卡维尔、朗西埃、齐泽克、阿甘本等人。这种热潮不再将电影视为哲学观念的示例,而是将电影视为哲学活动本身,如德勒兹认为电影如同自动精神装置,也即思维装置。马尔霍尔曾将“电影哲学”相关项划分为三类:电影作为哲学(film as philosophy、film as philosophizing、films can philosophize)、电影的哲学(philosophy of film)、哲学条件下的电影(film in the condition of philosophy)。后两类均将电影寄生于哲学之下,或是以哲学建构关于电影的理论,或是将电影作为阐释哲学理论的具体示例,而第一类则认为电影自身能够进行哲学活动。那么,“电影自身能够进行哲学活动”这一命题又当如何理解呢?围绕这一命题展开过原创、系统的论述且在电影研究界刺激了较多派生研究的,当数德勒兹与巴迪欧二人。我们可以借由这两位思想家对于电影的思考一窥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