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美国愤怒研究专家端安·马丁的研究成果。作者针对愤怒这一普遍现象剖析了其根源并提出应对愤怒的十大策略。作者针对长期与愤怒之人共处、需要处理愤怒情绪两种人,指出愤怒和攻击行为的根源,帮助读者更好地从生物学、原生家庭、环境等角度理解愤怒之人,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提出多种策略以更加富有成效的方式与其互动,并了解何时逃离、避免被攻击、在线上处理愤怒情绪,同时不被其情绪影响。这些策略深入浅出,有着科学原理的支撑。表达通俗易懂,对人们的愤怒具有很好的疏导作用。
1、美国愤怒研究专家结合20多年研究、教学和临床经验,帮助你理解愤怒的根源,更好地与身边暴脾气的人相处。
2、《纽约时报》、《今日心理学》、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台等倾情推荐!作者以深厚的心理学专业功底和生动幽默的语言为人们理解、管理愤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愤怒研究专家,拥有20多年的研究、教学和临床经验。
其作品发表于《纽约时报》、《今日心理学》等主流媒体和刊物,英国国家广播电台(BBC radio)等媒体曾对其作品进行介绍和推广。
其热门TED演讲《为什么我们会生气》获得了近300万次的浏览量。作者以深厚的心理学专业功底和生动幽默的语言为人们理解、管理愤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部分 剖析愤怒的根源
第一章 愤怒的人和正在愤怒的人
第二章 理解愤怒者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章 情绪教养
第四章 愤怒的传染性
第五章 易怒者的世界观
第二部分 与愤怒者打交道的十大策略
第六章 策略一:厘清你的真正诉求
第七章 策略二:保持沉着冷静
第八章 策略三:识别愤怒的多种形式
第九章 策略四:站在他人的角度分析愤怒事件
第十章 策略五:判断愤怒的是非曲直
第十一章 策略六:与拒绝沟通者重新展开对话
第十二章 策略七:在网络世界中驯服愤怒
第十三章 策略八:避免人身攻击
第十四章 策略九:懂得适时抽身
第十五章 策略十:整合所有策略巧妙运用
参考文献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有五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牢记。它 们构成了我理解愤怒者的世界观,对于充分利用本书至关重要。
愤怒有时是合理的
很少有人愿意听到这一点,但有时他人对我们感到愤怒是合理的。我们是人,会犯错。我们做了一些事情,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给别人带去了麻烦。我们可能阻碍了他们实现目标,或者以不公平甚至不敬的方式对待他们。愤怒本身并非一种坏的感受状态。事实上,它是人们感受到的一种健康而重要的情绪,让我们知道自己受了委屈,并为我们提供了处理这种不公平的能量。他人对我们充满愤怒可能是对我们所作所为的合理而健康的反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就是合理的。愤怒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些方式是不公平甚至是残忍的。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做错了事,别人理所当然地对我们生气,但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却令人无法接受。除非我们完全愿意考虑这些复杂的情况,否则我们无法与愤怒的人有效相处。我们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坦诚相待、洞察他人,甚至展现些许脆弱。承认自己可能犯了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部分责任,这需要我们付出一些情感努力,但如果我们不愿意这样做,就不会成功。
愤怒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特质
我将在第一章中详细讨论这一点,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愤怒既可以是一种情绪状态,也可以是一种人格特质。任何人都可能在特定的时刻感到愤怒。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情绪状态。这是一种正常而健康的情感体验,就像悲伤、恐惧或幸福一样。与此同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生气。当一个人比大多数人更频繁地感到愤怒,或者他们的愤怒比其他人更强烈时,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拥有易怒的性格。对他们来说,愤怒更像是一种特质,而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愤怒已经成为他们个性中的一部分。我们在其他情绪中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况。你可能认识一个你认为相对焦虑的人,他比大多数人更容易感到恐惧和紧张。这并不意味着他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也不意味着你生活中那些不焦虑的人从不感到害怕。其他人也会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只是频率没那么高。悲伤、幸福、骄傲、好奇——它们都既是情绪状态,也是人格特质。
当别人对你生气时,你可能会做出复杂的情绪反应
他人的愤怒并非处于情感真空中。当人们对你生气时,你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感受。例如,你可能会用自己的愤怒来回应他们(他们怎么敢这样对我?)。你的大脑可能会浮现一些潜在的威胁结果,从而让你感到害怕。当你想到自己在激怒他们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时,你可能会感到尴尬、羞愧,甚至是防御。与其他情感状态相比,愤怒更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会情绪。它主要发生在社交情境中,因此在任何引起愤怒的情况下,都会存在不止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的动态变化使得应对愤怒变得更加复杂,应对这样的情形需要不同层次的情感洞察力和理解力。我们必须在理解和管理他人情绪的同时,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生气的人并非都是怪物
由于各种原因,生气的人通常被视为坏人。人们认为愤怒是可以控制的,而悲伤和焦虑则不然。因此,有愤怒问题的人被认为应该负责任,而抑郁或焦虑的人则不然。再加上生气的人可能会通过言语或肢体攻击伤害身边的人,*终导致人们对有愤怒问题的人产生了非常负面的看法。他们往往被评价为轻率、自私、麻木不仁和残忍。我想稍微反驳一下这种观点。愤怒可能源自很多地方,但这些地方并非都植根于残忍或不尊重。是否有一些愤怒的人从本质上就是自恋或反社会的?是的。是否有一些人的愤怒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此对他人缺乏善意?当然。这样的人确实存在,并且他们所展现的愤怒格外有毒且具有潜在危险。
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愤怒根植于其他东西。可能是伤害、恐惧,甚至是对周围世界的关切。例如,有些人对正义有着非常强烈的看法,以至于任何形式的不公平都会引发他们的不满。他们环顾四周,看到一个充满严重不公平的世界,他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对此感到愤怒。哪怕是小小的不公平,也会让他们陷入愤怒的漩涡,这并非源于缺乏关心或理解他人,而且恰恰相反,他们非常关心他人,无法接受他们目睹的一些事情。
在阅读本书时,我要请你做一件可能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请试着以同情和理解的视角看待你生活中愤怒的人。努力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理解塑造他们的经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容忍他们的敌意或忍受他们的虐待。绝非如此。我绝不会要求任何人容忍辱骂、敌对或危险的处境。这只是意味着,你要努力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这个世界,关心他们可能遭受的苦难。
有时,愤怒的人既有毒又危险
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需要认识到,有些生气的人会对你不利。倒不是说他们一定是坏人,而是他们存在在你的生活中可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我的访谈和社交媒体调研,我发现人们与我分享的大部分内容是,与愤怒的人生活 在一起,尤其是那些以攻击性方式外化愤怒的人,会让人筋疲力尽,并且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相当大的损害。他们告诉我,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设法管理这个愤怒的人的情绪。他们永远无法感到舒适或做自己,因为他们忙于阻止这颗“炸弹”引爆。
请不要把本书当作容忍虐待的指南。我*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人们认为自己理应忍受敌对和攻击行为。在理想的世界里,愤怒的人会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其他人就不必承担情绪劳动了。他们会处理自己的愤怒,善待他人。我的上一本书《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就是为了帮助愤怒的人做到这一点。但问题是,并非每个愤怒的人都想减少愤怒。他们的愤怒以一种他们喜欢的方式为他们服务。他们的愤怒甚至可能得到强化,因此他们会认为改变这种愤怒对自己有害。不过,还有一些愤怒的人确实想改变,但这种改变令人害怕且实施起来很困难。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想要努力改变,但还没有成功。当你生活中的愤怒的人对你而言特别有毒,而你又别无选择时,划清界限是可行之举。这么做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没有规定说你必须让某些人留在你的生活中。当与特定的人互动对你不利时,你可以将互动保持在*低限度,甚至完全断绝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