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在东南亚的殖民模式及影响研究 以马来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为例》在文献回顾里提到的那些西方研究殖民主义的著作和论文,基本上都是从历史年代的发展线索出发,或者是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开展论述、批判、研究,具有很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从殖民模式差异性的角度对殖民地独立后的发展进程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比较少,从国际关系学和比较政治学的双重角度来研究英法在东南亚殖民模式的著作和论文则稀缺。这也是我希望进行此项研究的重要原因。《英法在东南亚的殖民模式及影响研究 以马来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为例》的侧重点并非具体的历史考证,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考察英国和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建构、发展、瓦解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分析,重点研究两国殖民模式的差异性,同时还要找出导致这些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些殖民模式的差异性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文学,男,1977年生,湖南省益阳市人,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为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已在核心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十余篇。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和期待创新点
四、关于殖民和殖民模式
第一章 英国在马来地区的殖民模式
第一节 英国在马来地区殖民扩张的基本进程
第二节 英国在马来地区殖民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将英国本土的行政体制引入马来地区
二、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注重宗主国文化和马来地区本土文化的协调
四、英国殖民模式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第三节 战后英国在马来地区的非殖民化政策
第二章 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模式
第一节 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殖民扩张的基本进程
第二节 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殖民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注重推广“法兰西文明”和“强制同化”
二、殖民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集权性和僵化性
三、国家政权主导下的资源控制和贸易扩张
四、“全权总督”制度和“分而治之”策略
五、殖民教育成为法国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战后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非殖民化政策
第三章 英法在东南亚殖民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殖民模式指导思想的比较
一、英国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
二、法国的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
三、政治哲学和社会传统的差异导致两种殖民指导思想
第二节 行政管理模式比较
第三节 经济贸易模式比较
第四节 文化教育模式比较
第五节 非殖民化政策比较
第四章 殖民地发展差异的制度解释:殖民模式视角
第一节 马来地区和印度支那地区“二战”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
第二节 两地发展差异的制度解释:殖民模式的差异
一、两种殖民模式指导思想的不同影响
二、两种殖民主义行政管理模式的不同影响
三、两种殖民主义经济贸易模式的不同影响
四、两种殖民主义文化教育模式的不同影响
五、两种非殖民化政策的不同影响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