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嵇康的音乐理论。 嵇康的乐论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而深入触及到当时的哲学、艺术、文化与政治等诸多领域。 从哲学上讲,嵇康乐论体现了他卓越的思辨才华,集中展现了其名理之学的思维方式与高度。 从艺术上讲,嵇康乐论突破了当时经学音乐观的束缚,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音乐审美观,为六朝悲歌、悲曲的兴盛奠定
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竹林七贤广陵绝响……当你碰触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心灵是否为之一颤?是真名士自风流,嵇康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高山仰止。本书从嵇康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考证、魏晋清谈、河洛往事、交游种种、艺文考槃、遇害等方面论述,在朝代更迭、儒道互补的广阔背景下,提要钩玄,勾勒
《增订刘子校注》为古籍整理类学术著作,是杨明照先生在已出版的《刘子校注》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增订后形成的著作,为杨先生遗著,生前未公开发表,现由杨先生家人整理后出版。本书整理影印了《增订刘子校注》的全部手稿,并附有杨先生所作相关论文和有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任继愈谈魏晋玄学》是任继愈先生关于魏晋玄学、魏晋人物、魏晋社会思潮的作品。含《魏晋清谈的实质和影响》、《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它的政治背景》、《魏晋玄学研究如何深入》、《论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潮的交融》等。此次出版,是任继愈先生论魏晋玄学、魏晋人物、魏晋社会思潮文章的初次结集。
本书分为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讲课提纲、魏晋玄学听课笔记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魏晋玄学流别略论、王弼大衍义略释、贵玄崇有、明自然、本末有无之争、崇有之学与向郭学说等。
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子》内篇20卷,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卷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全书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并继承了魏伯阳的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本次出版据宋绍兴二十年临安府荣六郎刻本影印。
本书稿对颜之推作政权变迁下的社会心态和文化思想的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研究颜氏家风对颜之推的影响;第二章,考察梁末政局的变迁对颜之推的影响;第三章,研究颜之推的儒家思想;第四章,探讨颜之推的宗教思想;第五章,探讨颜之推学术思想;第六章,研究颜之推的社会理念。本书稿不仅利于对中古史领域研究的深化、对中古士人精神世界有更
《王弼》一书主要介绍了英年早逝的哲学天才王弼的生命履历和绚烂思想。他通过对《老子》《周易》《论语》等经典著作的重新阐释,提出和发挥了以无为本、得意忘言、执一统众的思想,为魏晋玄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达到了正始玄学的高峰。
《葛洪》讲述了两晋时期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一生经历及其重要的著作《抱朴子》所蕴含的儒道内容。重点从《抱朴子》的《外篇》《内篇》分析了葛洪思想中包容性地并存着的儒家德刑并重的治世理念以及养生炼丹、长生成仙的道家思想,反映出了葛洪在乱世中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的一生。